桂枝生姜枳实汤的作用与功效、适应症、临床应用、医案案例配方
桂枝生姜枳实汤的作用与功效、适应症、临床应用、医案案例配方
桂枝生姜枳实汤是《金匮要略》中记载的一张经典方剂,主要用于治疗由痰饮内停、气逆心脉引起的胸痹症状。该方剂通过通阳化饮、下气降逆的功效,广泛应用于心胸部气塞疼痛、胃脘痞闷等症状的治疗。
组成与用法
组成:桂枝、生姜各三两,枳实五枚
用法:将上述三味药材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作用与功效
通阳化饮,下气降逆。
主治
心中痞,诸逆,心悬痛。
方解
方中枳实消痞除满,桂枝通阳平冲降逆,生姜和胃降逆,散寒除饮,诸药配伍则痞开逆平,悬痛自止。
方论
尤怡在《金匮要略心典》中指出:“诸逆,赅痰饮、客气而言。心悬痛,谓如悬物动摇而痛,逆气使然也。桂枝、枳实、生姜,辛以散逆,苦以泄痞,温以祛寒也。”
临床应用与医案
-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
一位46岁的女性患者,经常性胃胀满闷,食不消化,口吐涎水,饱胀嗳气,按之心下有振水音,气短疲惫,营养欠佳。吞钡影示:胃下垂,张力低,有大量潴留液。刻诊:面容憔悴,色萎黄,形体瘦弱,经常性少食,多食胃胀,甚者吐水带食,舌胖淡,有齿痕,脉虚大而滑。
治法:补气温胃,通阳化饮。
方:桂枝生姜枳实汤加味。
组成:桂枝20g,生姜30g,枳实15g,苍白术各15g,党参30g,吴茱萸9g,草果仁12g(去皮打碎入煎),猪苓18g,槟榔片10g,厚朴15g,茯苓30g。
1剂/日,水煎分早晚2次温服。
复诊:药服7剂,胃中水饮减少,胀满减轻,纳谷渐增,脉转虚缓,气短疲乏感仍觉明显,于上方加黄芪30g,大枣10枚,治疗月余,诸症悉除。
- 妊娠恶阻
金某,27岁,2005年9月13日初诊。妊娠43天,9月8日曾经出现阴道少量出血,当天出血即止。嘈杂,恶心,口不渴,纳欠,二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治法:温中和胃降逆。
方用桂枝生姜枳实汤加味:桂枝6g,生姜5片,枳实5g,半夏12g,茯苓10g。3剂。
2005年9月16日二诊。恶阻好转,纳可,嗳气,舌脉如上。上方加砂仁(冲)。5g,3剂。
2005年9月23日三诊。恶阻继续减轻,嗳气已除,纳可,多涎唾,二便正常。舌略红,苔薄白,脉细。
治法:温中健脾降逆。
方用桂枝人参汤加味:桂枝6g,党参12g,炒白术10g,干姜5g,炙甘草6g,半夏15g,茯苓10g,生姜6片。3剂。
2005年10月5日四诊。恶阻消失,口燥,纳欠,舌脉如上。
治法:健脾助运。
参苓白术散加鸡内金6g、炒谷芽10g、炒麦芽各10g,5剂而愈。
临证提要
《金匮要略》中记载:“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此方主要用于治疗由痰饮内停、气逆心脉引起的胸痹症状。临床可用于心胸部气塞疼痛,或是胃脘痞闷之气逆作痛。若有呕吐,可加半夏;疼痛甚可加香附、木香;眩晕可加茯苓、白术。冠心病心绞痛、高血脂、心律不齐、慢性胃炎等病凡见上述证机者皆可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