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运动时的肌肉抖动是一种高效有氧运动
研究发现:运动时的肌肉抖动是一种高效有氧运动
在健身过程中,你是否经常遇到身体抖动的情况?这种现象是否让你感到担忧?京东互联网医院运动医学科的专家表示,健身时的身体抖动通常是正常的生理反应,不必过于担心。
健身抖动的生理机制
运动医学研究发现,健身时的身体抖动主要与肌肉的疲劳和神经控制有关。当肌肉持续收缩和放松时,会逐渐消耗能量并产生代谢废物,导致肌肉疲劳。此时,神经系统会通过调整肌肉的收缩频率和强度来维持运动表现,这种调节过程可能会引起肌肉的不自主抖动。
此外,运动时的抖动还可能与肌肉的协调性有关。在进行复杂或高强度的运动时,不同肌肉群需要协同工作,如果肌肉之间的协调性不足,也可能出现抖动现象。
抖动与运动效果的关系
令人惊喜的是,这种看似平常的抖动,竟然暗藏玄机。科学研究发现,抖动腿部(即比目鱼肌俯卧撑)是一项高效的“有氧运动”。在坐姿状态下,膝关节始终是弯曲的,此时,比目鱼肌的肌肉长度更接近其最佳长度,这意味着比目鱼肌处于更有利于产生力量的位置,能够在这个动作中充分发挥它的潜力。
更神奇的是,实验结果显示,这个动作能够维持小腿的比目鱼肌处于相对较高的局部耗氧量水平。具体而言,中等强度步行下肢的局部耗氧量,仅仅是比目鱼肌俯卧撑的13%;即使是跑步,下肢肌肉群的平均局部耗氧量也不足比目鱼肌俯卧撑的一半。比目鱼肌俯卧撑大大提高了体内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氧化率。在相同的时间内,相比于静坐的个体,比目鱼肌俯卧撑足以使碳水化合物的氧化量增加一倍以上。
如何利用抖动改善运动效果
既然抖动如此有益,我们该如何在运动中更好地利用它呢?专家建议,可以在运动间隙进行有意识的抖动练习。比如在休息时,有节奏地抖动腿部,每次持续1-2分钟,可以帮助肌肉恢复,提高运动表现。
此外,抖动还可以帮助缓解运动后的肌肉紧张和疲劳。在运动结束后,进行5-10分钟的全身抖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代谢废物的排出,有助于肌肉恢复。
注意事项
虽然抖动在运动中普遍存在且有益,但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如果抖动伴随剧烈疼痛、持续性麻木或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潜在的运动损伤。
对于有心血管疾病史的人群,运动时的剧烈抖动可能会增加心脏负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避免在硬质地面上进行长时间的抖动练习,以免对关节造成不必要的压力。
如果在静息状态下也频繁出现抖动,可能是身体疲劳或神经系统问题的信号,需要适当休息或咨询医生。
总之,健身时的身体抖动通常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它不仅反映了肌肉的疲劳状态,还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健康益处。通过科学地认识和利用抖动,我们可以更好地提升运动效果,促进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