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乙酸在大西洋鲑鱼养殖中的应用:利与弊
过氧乙酸在大西洋鲑鱼养殖中的应用:利与弊
过氧乙酸(PAA)作为一种新型消毒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近期一项研究探讨了PAA对大西洋鲑鱼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影响,引发了业界对这种消毒方式的深入思考。
过氧乙酸:水产养殖的新型消毒利器
过氧乙酸,俗称过醋酸,是一种强氧化剂,化学式为CH₃CO₃H,由过氧化氢与乙酸混合而成。它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强效杀菌能力:低浓度的PAA就能有效杀灭细菌、病毒和真菌。其作用机制是通过释放活性氧,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导致细胞内容物泄漏,从而达到杀菌效果。
广泛的适用性:PAA具有较宽的温度范围与pH的耐受性,能在不同环境下保持稳定的消毒效果。这使其在水产养殖中特别适用,因为养殖环境的水温、pH值等参数可能会有较大波动。
环保安全:使用后会分解为乙酸、水和氧气,这些副产物对环境无害,不会造成长期污染。相比之下,传统的氯系消毒剂可能会产生有害的副产物,如三卤甲烷(THMs),这些物质不仅对人体会造成潜在致癌风险,还会对环境造成持续性污染。
大西洋鲑鱼养殖:精细管理是关键
大西洋鲑鱼,被誉为“鱼中至尊”,其养殖过程对环境要求极高。以象山为例,当地采用世界先进的循环水养殖系统(RAS),成功实现了大西洋鲑鱼的本土化养殖。
象山基地的养殖过程体现了精细化管理的特点:
水质管理:养殖用水取自东海,经过净化后冷却至13摄氏度左右,符合大西洋鲑鱼的生长需求。同时,基地采用先进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对养殖用水的重复利用率达到了99%以上。
健康管理:从鱼卵到成鱼,鱼的各项健康数据得到实时监测。鱼卵来自冰岛,血统纯正,每批次都带有基因证书。在宁波海关动植检处和象山海关指导下,诺帝克水产还建成浙江省首个三文鱼卵指定隔离检疫场所。
环境模拟:从孵化室到九个养殖池,大西洋鲑鱼从鱼卵长到成鱼需要24个月。养殖系统会模拟自然生长环境,调节水流,刺激鱼群运动,为大西洋鲑鱼创造最佳的生长条件。
PAA在大西洋鲑鱼养殖中的应用
虽然PAA具有诸多优点,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潜在风险。研究发现,在高浓度下,PAA可能导致细菌数量增加,对鱼类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使用PAA时,需要严格控制其浓度,避免过量使用。
具体来说,PAA在大西洋鲑鱼养殖中的应用应注意以下几点:
准确标定浓度:使用前需要准确测定原液浓度,并根据养殖水体的体积计算合适的添加量。
监测残留量:使用后需要定期检测水体中PAA的残留量,确保其在安全范围内。可以采用现场比色法或试纸法等快速检测方法。
配合其他消毒方式:虽然PAA效果显著,但单一消毒方式可能存在局限。可以结合紫外线消毒、臭氧消毒等方法,形成多重保障。
结语
过氧乙酸作为一种新型消毒剂,在水产养殖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大西洋鲑鱼这样的高价值鱼类养殖中,PAA的高效杀菌能力和环保特性使其成为理想选择。然而,任何技术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PAA也不例外。只有在科学使用、严格管理的前提下,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为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