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数据库助寻亲,基因格已为两万家庭提供鉴定服务
DNA数据库助寻亲,基因格已为两万家庭提供鉴定服务
近日,新华社记者对四川基因格司法鉴定所进行了深入采访,聚焦该机构在寻亲DNA数据库建设和全国范围内寻亲鉴定援助工作的成就。所长吴峰介绍了基因格近年来通过公益活动帮助无数失散家庭重聚的故事,并呼吁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其中。此次报道不仅彰显了基因格的专业能力和公益精神,也得到了广泛的社会认可和好评。
作为一家专业的司法鉴定机构,四川基因格司法鉴定所自2008年起就开始涉足公益寻亲领域。那一年,一个名叫杨刚的江苏小伙找到了基因格,他的故事成为了该机构开展系统性寻亲援助的起点。
杨刚自幼被拐卖到徐州,2008年通过一位西安阿姨的线索开始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在成都商报的报道下,杨刚联系到了基因格司法鉴定所,开始了他的千里寻亲之旅。基因格为他筛选了七八十个相似背景的家庭,并在乐山举办了寻亲见面会,为13个家庭进行了亲子鉴定。虽然初次尝试并未成功,但基因格没有放弃,继续为两百多个家庭提供鉴定援助。尽管最终结果仍然令人失望,但杨刚的故事深深触动了基因格的工作人员,促使他们决定建立一个系统性的寻亲平台。
2009年,基因格正式启动“基因格中华寻亲DNA数据库”项目。该数据库通过与全国各大寻亲网站、团体和媒体合作,在四川、贵州、广东、浙江、山东等地参与多场寻亲大会,为失散家庭提供鉴定援助。截至目前,数据库已收录两万多条寻亲DNA信息,每天都在为失散亲人进行比对工作。在基因格的努力下,已经有十多个家庭通过DNA比对成功团聚。
基因格司法鉴定所采用先进的DNA检测和亲缘比对技术,结合强大的软件数据库统计和自动搜索功能,为寻亲者提供高效精准的服务。为了让更多人了解DNA鉴定技术,该机构还推出了298元的亲子鉴定团购活动,虽然这个价格远低于市场价3000元,但吴峰所长表示,这是为了让人们认识到DNA鉴定其实很简单,同时也是一种公益行为。
除了技术上的创新,基因格还积极参与央视《等着我》栏目和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的寻亲活动。他们不仅为这些平台提供免费的亲缘鉴定服务,还通过现场咨询和法律援助等形式,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家庭。据统计,仅基因格一家机构,每年就处理2500例左右的亲子鉴定案例,业务量年增幅达到20-30%。
四川基因格司法鉴定所的公益行动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通过专业的技术手段和持续的努力,他们为无数失散家庭带来了希望。正如吴峰所长所说:“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的家庭骨肉团聚。”这一理念也得到了新华社等主流媒体的肯定和传播,进一步扩大了公益寻亲的社会影响力。
在当今社会,科技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在寻亲这一传统领域展现了其独特价值。四川基因格司法鉴定所通过技术创新和公益实践,为“科技向善”做出了最好的诠释。未来,随着更多社会力量的加入,相信会有更多失散家庭重获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