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钢模板施工:五大环节确保施工质量
地铁钢模板施工:五大环节确保施工质量
地铁钢模板施工是地铁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地铁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本文将详细介绍地铁钢模板施工的全过程,包括施工准备、模板安装、检查与调整、混凝土浇筑以及模板拆除等环节,为读者提供全面、专业的施工指导。
1. 施工准备
模板设计与选型
地铁钢模板根据地铁结构的具体形状(如车站的柱、墙、梁、板,隧道衬砌等)、尺寸和施工要求,选择合适的钢模板类型。例如,对于地铁车站的圆柱结构,选择圆柱钢模板;对于墙体结构,选择平面钢模板,并确定模板的规格(如尺寸、厚度、肋板设置等)。同时,考虑模板的连接方式,如螺栓连接、销钉连接等,确保模板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对特殊部位(如阴阳角、变形缝等)要进行专门的模板设计,确保这些部位的混凝土成型质量。例如,阴阳角模板要设计成能够使混凝土在这些部位顺利浇筑并成型良好的形状,避免出现混凝土不密实或外观缺陷。
材料与设备准备
准备好钢模板及其配套的连接件(如螺栓、螺母、垫片、销钉等),确保连接件的规格与模板相匹配。检查材料的质量,包括钢模板的表面平整度、有无裂缝或变形,连接件的强度是否符合要求等。
准备好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如起重机、叉车等,用于模板的吊运和搬运;还需要准备好支撑材料,如钢管、方木、槽钢等,用于固定钢模板,保证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准备好脱模剂,脱模剂的种类要根据钢模板的材质和施工环境选择,如水基脱模剂或油基脱模剂。
2. 地铁钢模板安装
基础处理
在安装地铁钢模板之前,对地铁结构的基础或已施工的下层结构进行处理。确保基础表面平整、坚实,水平度符合要求。对于不平整的基础,可以采用水泥砂浆找平或其他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例如,地铁车站底板作为墙体模板的基础,其表面平整度误差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如每米不超过 5mm),以保证墙体模板的垂直度。
测量放线
根据地铁结构的设计图纸,使用全站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进行精确的测量放线。在基础或已施工的结构表面上放出结构的中心线、边线、标高控制线等,为钢模板的安装提供准确的位置依据。例如,在地铁隧道衬砌施工中,要精确放出隧道中心线和衬砌内轮廓线,确保钢模板安装位置准确,避免出现隧道偏位或衬砌厚度不均的问题。
吊运与就位
使用起重机或叉车将钢模板吊运至安装位置附近,然后通过人工或小型机械辅助将模板就位。在吊运过程中,要确保模板的平衡和稳定,避免模板碰撞损坏。对于大型或较重的模板,要采用合适的吊点和吊运方式,如使用多点吊装,并在模板上标明吊点位置。
模板就位后,按照预先放出的控制线进行初步调整,使模板的位置大致符合要求。例如,将墙体钢模板的边缘对准放出的边线,将柱模板的中心线与结构中心线对齐。
拼接与固定
将相邻的钢模板进行拼接,按照设计的连接方式(如螺栓连接)进行紧固。在拼接过程中,要确保模板之间的拼缝紧密,防止混凝土浇筑时出现漏浆现象。可以在模板拼缝处粘贴密封条(如橡胶密封条),提高拼缝的密封性。
同时,对模板进行固定,根据结构类型和高度采用不同的固定方式。对于墙体模板,可采用对拉螺栓结合外部支撑(如钢管、方木支撑)的方式固定;对于柱模板,可采用柱箍(如槽钢柱箍)结合地脚螺栓进行固定。在固定过程中,要注意调整模板的垂直度和水平度,通过测量仪器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例如,墙体模板的垂直度误差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如每米不超过 3mm)。
3. 检查与调整
安装质量检查
模板安装完成后,对安装质量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模板的位置(中心线、边线位置是否准确)、尺寸(长、宽、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垂直度、水平度、拼缝情况等。使用测量仪器(如全站仪、激光垂准仪、水准仪等)进行精确测量,对不符合要求的部位进行标记。
检查模板的支撑和固定系统是否牢固,对拉螺栓、柱箍等固定件是否拧紧,支撑材料是否稳定可靠。例如,检查对拉螺栓的拧紧程度,避免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松动导致模板变形。
调整与加固
根据检查结果,对不符合要求的部位进行调整和加固。对于位置偏差的模板,通过调整地脚螺栓、支撑材料的位置或增减垫片等方式进行纠正;对于垂直度或水平度不符合要求的模板,使用斜撑、千斤顶等工具进行调整。
对支撑和固定系统进行加固,如增加对拉螺栓的数量、加大柱箍的间距或规格等,确保模板能够承受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各种荷载(如混凝土自重、振捣荷载等)。
4. 地铁钢模板混凝土浇筑
浇筑前准备
在混凝土浇筑前,再次检查钢模板的安装情况,包括模板的密封性、支撑稳定性等。清理模板内的杂物和积水,确保模板内表面干净整洁。同时,在模板表面涂刷脱模剂,脱模剂要涂刷均匀,避免出现漏刷或涂刷过厚的情况。
混凝土浇筑过程控制
按照地铁结构的设计要求和混凝土施工规范进行混凝土浇筑。控制好浇筑速度和高度,避免混凝土对钢模板产生过大的冲击力。对于高大的地铁结构(如车站墙体、柱子等),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每层浇筑高度一般控制在 300 - 500mm 左右,并且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浇筑上层混凝土。
振捣混凝土时,要避免振捣棒直接触击钢模板,防止模板表面损坏或模板移位。振捣要均匀、密实,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同时,在浇筑过程中,安排专人观察模板的情况,如发现模板有变形、漏浆等异常现象,要及时停止浇筑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5.地铁钢模板模板拆除
拆除时间确定
模板拆除时间要根据混凝土的强度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当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达到 1.2MPa 以上时,可以拆除侧模;对于承受较大荷载的底模,要根据结构类型和跨度等因素,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确定拆除时间。通常可以通过制作同条件养护试件,进行抗压强度试验来确定拆除时间。
拆除顺序和方法
拆除地铁钢模板时,要按照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原则进行。首先拆除模板的支撑系统,如松开对拉螺栓、拆除柱箍、钢管支撑等。然后,将相邻的模板之间的连接松开(如拆卸螺栓或销钉),逐块将钢模板拆除。在拆除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模板,避免碰撞和损坏,以便于模板的重复利用。
拆除后的模板要及时清理,清除表面的混凝土残渣,检查模板的损坏情况。对于有轻微损坏的模板,可以进行修复(如修补表面凹陷、更换损坏的连接件等);对于严重损坏的模板,要进行报废处理。清理和修复后的模板要分类存放,做好防锈、防潮等保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