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政策护航,玉米价格能否逆袭?
国家政策护航,玉米价格能否逆袭?
近期,全国玉米价格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在山东,多家企业收购价在1.02元/斤至1.092元/斤之间;在河北,中粮生化能源衡水有限公司三等干玉米收购价为1980元/吨;在河南,金玉锋玉米收购价为1.09元/斤。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价格较去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这一轮价格上涨的背后,国家政策的调控作用不容忽视。面对粮食丰收、供强需弱、价格面临下行压力等复杂形势,中储粮坚持服务调控大局,积极发挥粮食收购稳市作用,有效维护种粮农民利益。2024年,中储粮集团高效落实储备增储任务,储备保障粮食安全实力进一步增强。增加小麦、玉米等品种收储规模,跨地区平衡、跨周期调节能力和应急保供水平进一步提升。不断加强储粮精益化管理,中央战略储备粮综合储存损耗率持续控制在1%以内。
近期,中储粮在东北等玉米主产区继续增加国产玉米收储规模,释放出积极信号。同时,中粮部分企业也开始小幅上调收购价格。据行业机构JCI监测,目前我国华北地区小麦价格在2380-2510元/吨区间运行,当地新季玉米饲料企业采购价格在2080-2150元/吨,乳猪料玉米价格为2200元/吨。相较而言,今年一季度进口谷物报价大多集中在2150-2250元之间,相较于国产玉米优势并不明显。
从供需关系来看,2024年中国玉米供需格局总体相对宽松,供应量同比上一年增加,需求量同比下降,理论供需差同比增加,导致玉米价格同比2023年略低。展望2025年,情况将有所改变。据卓创资讯调研统计,2024/25年新玉米产量预计下降1110万吨,降至25917万吨,同比降幅4.11%。分地区看,东北地区受面积下降以及辽宁部分内涝影响,玉米产量下降;华北地区因玉米生长阶段前旱后涝,玉米亩产下降,产量下降。西北地区及南方地区因面积略增,以及西北、南方地区雨热条件尚可,导致产量增加。
需求方面,总需求预计同比略有增加,深加工行业变化幅度有限,饲料行业随着生猪存栏逐步增加,饲料玉米需求或同步增加,另外本年度玉米价格仍然低于小麦,饲料小麦替代优势不明显,预计需求总量达到26654.20万吨。供应量下降,需求量增加,2024/25年度玉米供需差预计降至662.80万吨,供需格局相对紧张,玉米价格或逐步上涨,2025年预计全国玉米均价或总体呈现震荡上涨趋势,中间伴随波动性调整。预计高点或出现在2025年11月份,低点或出现在1月份。
专家建议,市场主体应理性看待价格波动,抓住政策红利,适时进行买卖操作。同时,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政策变化,合理安排采购或销售计划。对于农民来说,要根据市场行情及时调整种植结构,提高种植效益。对于加工企业来说,要充分利用当前的政策机遇,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对于贸易商来说,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把握好购销时机,实现利益最大化。
总体来看,2025年玉米价格有望在国家政策的护航下实现逆袭。但需要指出的是,价格走势仍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天气、国际市场的变化等。因此,各方主体在做出决策时,还需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谨慎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