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大学研究:吃鸡蛋真的会伤心脏?
波士顿大学研究:吃鸡蛋真的会伤心脏?
2024年,波士顿大学Chobanian & Avedisian医学院的一项研究颠覆了人们对鸡蛋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传统认知。研究团队通过对2349名成年人进行长期跟踪研究,发现适量食用鸡蛋不仅不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反而可能降低患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的风险。
从“胆固醇杀手”到“健康食品”:鸡蛋的正名之路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鸡蛋中的高胆固醇含量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这种观点源于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一些医学研究,这些研究通过动物实验和少量人体观察,认为鸡蛋中的胆固醇与心脏病风险直接相关。因此,很多人,尤其是三高人群,吃鸡蛋时常常只吃蛋白不吃蛋黄。
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这种简单的联系并不准确。2015年,美国膳食指南修改了关于膳食胆固醇的建议,不再将鸡蛋视为过度摄入的担忧营养素。《英国医学杂志》的一项包含三个大型前瞻性研究的系统综述也得出类似结论:每日适量食用鸡蛋与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没有显著关联。
哈佛医学生的极限实验:720个鸡蛋的挑战
为了验证饮食中的高胆固醇摄入是否真的会导致血液中胆固醇升高,哈佛医学院的学生尼克·诺尔维茨(Nick Norwitz)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实验:在一个月内连续食用720个鸡蛋。实验开始前,他的低密度脂蛋白(LDL,通常被称为“坏”胆固醇)水平约为每分升90毫克。令人惊讶的是,实验过程中他的LDL水平不仅没有上升,反而下降了接近20%。
这一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食物中的胆固醇仅占血液胆固醇的一小部分,特别是在健康、代谢灵活的个体中,胆固醇的吸收和利用更加高效,因而并不会直接导致血液中胆固醇的大幅增加。
鸡蛋的营养价值:远不止蛋白质
鸡蛋是餐桌上的“顶流”食材,不仅因为其烹饪方式多样,更因为其卓越的营养价值。鸡蛋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与人体蛋白质氨基酸模式最为接近,也最易被消化吸收。此外,鸡蛋中还含有丰富的卵磷脂,以及多种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K)和微量元素。
波士顿大学研究:数据说话,鸡蛋无罪
波士顿大学的研究团队采用了一种系统和详尽的方法来探索鸡蛋摄入与成年人的空腹血糖和血压之间的关系。研究的基石是弗雷明汉后代研究(Framingham Offspring Study),这是一项专注于心血管疾病的长期观察性研究。研究团队精心挑选了2349名年龄在30至64岁之间的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保证了大规模样本。
研究者把吃鸡蛋的频次分为高、中、低3组,吃鸡蛋的频次分别是每周至少5个、每周超过半个但低于5个,以及每周吃不到半个鸡蛋(几乎不吃鸡蛋)。然后对他们每周吃鸡蛋的次数和20多年来的健康数据进行分析,探索吃鸡蛋和血糖、血压之间的关联性。
研究发现,在控制了性别、体质指数、基线空腹血糖和膳食胆固醇摄入量这些关键因素后,那些每周摄入五个或更多鸡蛋的人群,其空腹血糖的平均浓度比几乎不吃鸡蛋的人要低3.7mg/dL,而且出现2型糖尿病或空腹血糖受损(空腹血糖高于6.1毫摩尔/升)的风险显著降低了28%。同时,和不吃鸡蛋相比,吃鸡蛋最多的那一组,患高血压的风险也降低了32%。
FDA最新定义:鸡蛋正式成为“健康食品”
2024年12月,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正式宣布更新“健康”最终规则,取消了对膳食胆固醇的限制,并将鸡蛋列为符合新定义的健康食品之一。这一更新反映了数十年来的研究成果,明确肯定了鸡蛋对健康生活的价值。
专家建议:适量食用,均衡搭配
虽然研究结论存在差异,但专家普遍建议健康人每天可食用一个整鸡蛋,特殊人群(如健身人士、糖尿病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摄入量。需要注意的是,鸡蛋的摄入量应结合全天的饮食结构共同考虑,追求任何一种单一食材都是不可取的。
此外,烹饪方式也会影响鸡蛋的营养价值和健康效果。相比于熟鸡蛋,半生的溏心蛋不易被消化吸收,而蒸鸡蛋这种做法,将蛋白和蛋黄混到一起,就有助于消化吸收。白煮鸡蛋相比于煎蛋,也相对健康些。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虽然鸡蛋营养丰富,但没有任何食物是全优全能的。我们日常饮食讲究均衡搭配,“食物搭配就像一个团队,每一种食物都要在一定数量、关系的前提下,合理搭配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能,因此大家也不要放大任何一种单一食物的功效。”
所以,下次再有人告诉你吃鸡蛋会伤心脏,你可以用这份权威研究报告来反驳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