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北大荒变北大仓:黑龙江垦区的逆袭之路

创作时间:
2025-01-21 18:07:3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北大荒变北大仓:黑龙江垦区的逆袭之路

在祖国的东北角,有一片神奇的土地,它曾是荒无人烟的沼泽,如今却成了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这里就是黑龙江垦区,一个从“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传奇之地。

01

从荒原到粮仓:一段艰苦卓绝的创业史

“北大荒”这个名字,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与汗水。1968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正式建制,7月,国家在抚远地区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黑龙江第六师”。第一任师长王少伯下定决心,誓要把这里建成“塞北江南”“鱼米之乡”。他首先提议把这个地方叫作“建三江”,意思是建设美丽富饶的三江平原。从此,中国的版图上便有了“建三江”这个名字。

50多年过去了,建三江在几代北大荒人的不断努力下,年水稻总产量占全国的五分之一!真的成了王师长口中的“塞北江南”“鱼米之乡”。如今的建三江,不仅是全国每30碗大米中就有一碗的来源地,更拥有全球首个超万亩的无人化农场试验示范项目,成为现代农业的典范。

02

科技创新:现代农业的强劲引擎

走进北大荒农业股份七星分公司智慧农业农机中心,你会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天际间的卫星遥感监测、大地里的无人驾驶农机、指挥中心的智慧农业数据物联平台……数字农业已覆盖农作物耕、种、管、收各环节。北大荒信息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单翠荣介绍,通过对土地进行“画像”和地力分析,可以实现精准作业。

在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众晔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现代化恒温牛舍内,温度恒定在5摄氏度,为奶牛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这里的奶牛不仅享受着自动化的精细饲养,更受益于林甸县数字奶业大数据管理平台的科技加持。合作社理事长于守龙介绍,通过大数据平台,管理者能够在手机上实时监控3600多头奶牛的产奶量、生长发育、繁殖情况以及健康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03

低空经济:垦区发展的新蓝海

在刚刚结束的黑龙江省低空经济发展推进会上,北大荒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刘国驰向与会的国内低空经济领域权威专家、学者及众多领军企业代表隆重推介了北大荒集团现代农业航空植保应用场景所具有的优势、发展思路及实现路径,抢滩低空经济“新赛道”,为龙江低空经济发展大计添薪蓄能。

北大荒集团拥有实力雄厚的低空产业基础和国内机队规模较大的农林专业航空企业——北大荒通航。北大荒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樊利国介绍,北大荒通航有限公司现有世界先进的农林植保飞机、教练机等有人机122架,飞行员105人,机械师130人;拥有佳木斯三合屯、肇东北大荒两个A1类通用机场,机场均配备先进的通信、导航、指挥、气象系统,基础设施完备,可满足不同型号通用飞机目视和夜间飞行。

这里还拥有我国最大的机场群,65座通用机场星罗棋布,占全国机场总量五分之一,形成网络式作业覆盖群,开展航空植保作业基础优势得天独厚。同时,低空飞行技术也非常成熟,飞行高度距离作物表面只有3米~5米,飞行员被亲切地誉为“黑土地上的最美舞者”;年农业植保作业能力3000万亩次,农业作业飞行小时位列国内通航公司之首;20多项科研成果被推广应用,参与农业航化行业标准制定10余项,其中主持编制的《农业航空田间作业技术规程》,被确定为黑龙江省航化作业行为规范和地方标准。

04

展望未来:打造农业现代化新高地

当前,黑龙江垦区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北大荒集团正积极探索研发大载荷、长续航的无人航空器,计划形成以农业植保为核心,飞行培训、商业飞行、机场运营、应急救援等多产业布局。同时,垦区还在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目前已有数字经济企业1600余户,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达35.8%。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再到未来的“农业现代化示范区”,黑龙江垦区的发展历程,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缩影。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科技与农业的深度融合,看到了传统与创新的完美结合,更看到了中国农业发展的美好未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