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D & CDS 2024:胰岛素抵抗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EASD & CDS 2024:胰岛素抵抗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脂肪肝等多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近期,在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和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的年度会议上,专家们分享了关于胰岛素抵抗的最新研究进展,为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EASD 2024:揭示胰岛素抵抗与肝纤维化的关系
在EASD 2024会议上,一项关于代谢性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和代谢性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的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研究发现,即使在没有糖尿病的情况下,MASH患者的肝糖生成也会显著增加,并伴有明显的肝纤维化。
该研究纳入了260名接受肝活检的参与者,通过转录组学分析和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人员发现肝糖生成的增加与胰岛素抵抗和脂肪组织脂解通量密切相关。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MASLD患者更容易出现高血糖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机制,也为相关疾病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CDS 2024:深入探讨心肾代谢综合征
在CDS 2024论坛上,专家们围绕“心肾代谢(CKM)综合征”这一全新概念展开了深入讨论。CKM综合征是由美国心脏协会(AHA)主席Chiadi Ndumele教授首次提出,旨在阐述2型糖尿病(T2DM)、心血管疾病(CVD)和慢性肾脏病(CKD)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研究显示,糖尿病通过高血糖、晚期糖基化产物(AGEs)的产生、胰岛素抵抗(IR)、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过度激活等多种途径导致心肾损伤。同时,这些病理生理改变也会促进T2DM的发生发展,形成恶性循环。论坛还讨论了肥胖、生活方式、抗高血糖药物等多种干预措施在CKM综合征防治中的作用,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
诊断标准更新:1小时血糖值成为新指标
2024年3月,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发布了最新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将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后1小时血糖数值作为重要参考指标:
- 1-h PG≥8.6 mmol/L:用于糖尿病前期(IH)诊断
- 1-h PG≥11.6 mmol/L:用于2型糖尿病(T2D)诊断
这一更新基于大量流行病学数据,表明1小时血糖值在预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参考价值。研究显示,使用11.6 mmol/L作为阈值,可以比传统的2小时血糖标准提前约1.6年筛查出糖尿病人群,有助于及早进行干预治疗。
治疗新选择:西格列他钠和中医药的应用
西格列他钠是全球首个获批治疗2型糖尿病的PPAR全激动剂,通过适度激活体内α、γ和δ三个PPAR受体亚型,调节糖脂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目前,西格列他钠已在中国上市,并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其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等领域的临床试验也在积极推进中。
在中医药方面,《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推荐使用津力达颗粒和通络明目胶囊。津力达颗粒可增强胰岛素敏感性,降低2型糖尿病发生风险41%,适用于糖尿病前期和2型糖尿病患者。通络明目胶囊则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效果。
这些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指南的发布,为胰岛素抵抗及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早期筛查、精准诊断和综合治疗,有望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减轻疾病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