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县和新田县油茶产业的致富经
随县和新田县油茶产业的致富经
随县和新田县凭借油茶产业的发展,不仅实现了经济创效、农民增收,还提升了生态环境。随县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引入多家公司,带动数千户农户参与油茶种植,年产值近5亿元。新田县则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拓展油茶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油茶产业已成为当地绿色富民的重要产业。两地的经验展示了油茶产业对地方经济的巨大带动效应。
随县:创新引领,打造油茶产业新高地
2024年11月,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在湖北省随州市召开。与会代表深入山头地块、企业基地,实地了解随州市推进油茶产业良种化、标准化、机械化、智慧化、立体化、市场化发展的新进展新成果。
国债投资破解发展瓶颈
在随县澴潭镇九里岗,一条全长29.5公里的生物防火阻隔带正在建设中。这条阻隔带宽15—30米,带内按2×3米株行距种植两年生油茶苗。阻隔带上下沿,按株距30厘米,各种植一排高60厘米的红叶石楠和冬青。
这是国债投资项目,解决了油茶规模发展的投资和用地问题,也是高标准的防火基础设施。九里岗段规划长度29.5公里,面积885亩,涉及九里岗、万家河、廖寨、庞家岩4个村。全县规划新建生物防火隔离带202.773公里,总面积7991.487亩,其中1/4以上在澴潭镇。
中央财政奖补助力规模化发展
在随县环潭镇二浪山油茶基地,万亩油茶基地尽收眼底。春天栽下的油茶苗长势良好,树穴覆有地膜,实施了水肥一体化,可以根据土壤墒情和微量元素变化适时补水补肥。山坡上,“低效人工商品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无立木林地”的标牌在提示着地类。
这是中央财政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奖补项目,资金投入得到保障。湖北省梳理出适宜油茶发展的十类可用地,二浪山油茶基地建设也得益于此。基地位于澴潭镇4万亩连片油茶种植带的中心,涉及二浪山、柏树岗、龚家湾3个村,规划总面积19038.1亩,低效人工商品林地、灌木林地、无立木林地3类可用地占了95%以上。
基地建设严把“五关”:良种,主栽“长林”系列,全部使用二年生一级苗。整地,全面机械化整地,开挖大穴,每亩栽植74株。施肥,每穴施放有机肥10公斤。种植,严格按技术标准,全部覆膜。抚育,配备水肥一体化设施,接入智慧化管理系统,视情况开展抚育管理。
金琼说,林地产权分散在3个村514个农户手中,依托深化集体林改,实现了适度规模经营。多种机制联农带农富农,促进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龚家湾村4301.7亩林地,实行“县林投公司+村集体+农户”模式。二浪山村8469.9亩林地,由村委会成立乡村合作公司,再与百香园公司合作开发,农民以林地资源入股参与经营。柏树岗村6266.5亩林地,全部流转给造林大户进行经营。
“六化”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岳雄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是随县油茶产业发展的佼佼者。公司成立于2015年,先后投入8000余万元,以“龙头企业+村集体+农户”的方式,在澴潭镇建成面积约1.2万亩,集种苗培育、基地建设、茶油加工、茶旅融合于一体的油茶全产业链示范基地。
董事长加玉杰说,公司油茶产业发展实现了“六化”驱动、三产融合。“六化”,即良种化、标准化、机械化、市场化、立体化、智慧化。
公司建有品种收集区、品比试验区和良种采穗圃,引进“长林”“鄂油”“湘林”系列油茶良种20多个,年产穗条近2500公斤,可供嫁接油茶苗140万株。公司严格按照油茶丰产栽培相关技术标准种植,抚育管护措施到位,推广示范面积达8000亩,配备了水肥一体化设施。
随县供销集团与乡投集团联合成立茶满山林业发展公司,为油茶基地提供全链条社会化服务,使用机械旋耕松土除草、无人机打药授粉、采果机摘果、轨道机运输,实现了降本增效。
公司聘请茶满山林事服务公司对基地进行抚育管理,开发“喜相随”油茶系列产品,还建成15公里油茶产业旅游环线,推进茶旅融合发展。已是初冬时节,油茶林下尚有未收的冬瓜。除了冬瓜,还有金丝菊和林下养鸡,实现了立体复合经营,亩均增收超过600元。
智慧化管理系统则对万亩油茶林实现了实时监测、智能远程控制,助力油茶稳产高产。加玉杰说,这让人种天养变为稳产高产。没上这套系统的时候,遇上大旱年油茶就没有收入。有了“六化”,今年1号高地亩产油茶鲜果735公斤、3号高地亩产油茶鲜果834公斤,“1亩油茶百斤油”变成了现实。
科技支撑赋能产业升级
在随县澴潭镇高家冲村,油茶科技小院智慧管理平台正在发挥重要作用。轻轻点击鼠标,智慧管理平台上即时显示机械设备所在地,可以就近就便前往施工;根据土壤干湿度和肥力监测,即可启动远程控制系统,实施补水补肥。
油茶科技小院由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建设,是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重点项目科研基地,也是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实习基地。科技小院建筑面积1260平方米,设有企业产品展柜和直播间、专家工作室、实验室、智慧数据中心、科普阅览室,聚焦推广普及先进油茶技术,研究油茶生产和全产业链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小院不大,专家却是国内顶配。专家工作室入驻专家包括姚小华、袁德义、王开良和程军勇。小院最核心的是智慧数据中心,也是油茶智慧管理平台,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及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实现了油茶种植管理的全面升级。
目前,平台开发有3个模块,分别是土壤干湿度及氮磷钾等土壤肥力监测、水肥一体化远程自动控制、油茶机械设备物联网。随县林业局副局长汪明说:“平台准备增加茶油溯源、油茶生产监测、油茶科普宣传和油茶专家远程问诊等模块。”林农、大户和企业遇有生产问题,既可以跟专家视频交流,也可以在线留言专家作答。
新田县:政策扶持,推动油茶产业蓬勃发展
在湖南省新田县,油茶产业同样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刘尚代表建议,继续加大对农业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支持企业在新品种、新技术上的推广;深化蔬菜运输改革工作,运用大数据算法提升入境永州的车货匹配效率和规模,与周边县区或全市形成联动,建立固定运输路线。支持企业参与或主持行业标准制定,并对制定标准予以一定的支持和鼓励,打造区域公用品牌。
郑小慧代表建议,将新田县纳入永州市油茶大县奖补项目支持范围,以改善种植面积大、种植任务重的现状,为永州油茶产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以实现从油茶大市到油茶强市的跨越。同时,建议利用电信的“数字乡村”综合平台,增加建设农村AI智能摄像机,发挥现代科技作用,助推农村社会治理。
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
随县油茶产业通过多种机制联农带农富农,促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岳雄丰公司恋恋不忘广场,哈尔滨林机所常务副所长、研究员周剑波带着团队在展示便携式、轻简式、履带式油茶采收、抚育设备。机械采收效率是人工采收的5倍。此前油茶采收机械、专业服务已在江西、浙江、湖南、广西逐步推广,下一站会是湖北。
广场周边的油茶园里,轨道机在爬坡上坎,无人机在演示叶面施肥。岳雄丰公司成立于2015年,先后投入8000余万元,以“龙头企业+村集体+农户”的方式,在澴潭镇建成面积约1.2万亩,集种苗培育、基地建设、茶油加工、茶旅融合于一体的油茶全产业链示范基地。
新田县油茶产业虽然具体经济效益数据未提及,但通过政策支持和数字乡村建设,油茶产业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夏华到坪坦乡调研油茶产业发展时强调,要依托现有油茶产业基础,抓住政策机遇,坚定发展信心,把握市场规律,加快推动油茶产业迈上新台阶。要创新油茶产业发展模式,改变传统分户经营方式,实行公司产销一体化发展,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着力打造油茶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以经济效益带动农户参与油茶产业发展,扩大油茶基地规模。
总结与展望
随县和新田县油茶产业的发展经验表明,油茶产业不仅是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随县通过创新引领和科技支撑,打造油茶产业新高地;新田县则通过政策扶持和数字乡村建设,推动油茶产业蓬勃发展。两地的经验为全国油茶产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注入了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