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蛟龙”号与“奋斗者”号:中国深海探测的双子星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52:1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蛟龙”号与“奋斗者”号:中国深海探测的双子星

2024年8月,西太平洋海域见证了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中国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首台7000米级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完成了第300次下潜。此次下潜不仅带回了珍贵的深海生物样本,更标志着中国深海探测技术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蛟龙”号的成功并非偶然。自2009年首次在长江江面完成下潜测试以来,这台7000米级载人潜水器已经在全球三大洋留下了足迹。从2012年在马里亚纳海沟完成7000米级海试,到2017年进行全面技术升级,再到2024年创下“九天九潜”的新纪录,“蛟龙”号的每一次突破都凝聚着中国深海科技工作者的智慧与汗水。

与“蛟龙”号并肩作战的,是它的“兄弟”——“奋斗者”号。作为中国第一台到达全球海洋最深处开展科考和作业的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在2020年创造了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这一突破不仅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实现万米载人深潜的国家,更为全球深渊探索开辟了新的篇章。

“奋斗者”号的成功,离不开一系列关键技术创新。面对万米海底近1100个大气压的极端环境,科研团队自主研发了新型钛合金材料,解决了载人舱的材料难题。同时,突破光纤缆控技术、抗低温设计、固体浮力材料等核心技术,实现了深海环境下的稳定通信和精确控制。

目前,“奋斗者”号已累计完成230次下潜,其中深度超过万米的有25次,让32人到达了万米海底开展作业。而“蛟龙”号和“奋斗者”号的累计下潜已超过1100次,近3年来完成了全球一半以上的载人深潜任务,充分展示了中国在深海探测领域的实力。

中国深海探测技术的发展,不仅体现在单个装备的突破上,更体现在整个体系的完善。从“蛟龙”号到“深海勇士”号,再到“奋斗者”号,中国已经形成了谱系化、体系化的深海探测装备体系。这些装备在深海资源勘探、环境监测、科学研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球深海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

然而,深海探测技术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在关键部件和核心技术方面,中国仍面临一些“卡脖子”问题。例如,在深海试验装备、原位探测与实验装备、环境模拟实验装备等领域,虽然已取得重要进展,但与欧美等海洋强国相比仍存在差距。此外,深海探测装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也需要进一步提高。

面对挑战,中国深海科技工作者正在积极应对。一方面,通过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如深海声学试验系统、材料深海环境适应性试验系统、深海试验能源与信息保障系统等;另一方面,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提升自身技术水平。

展望未来,深海探测技术将向智能化、集群化方向发展。无人潜航器、深海机器人等新型装备将大量涌现,形成深海智能化力量体系。同时,多源融合的探测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通过水声、电磁、激光、生物、化学等多种手段,实现对深海环境和目标的全方位感知。

军民融合也将成为深海探测技术发展的重要推手。通过整合国家涉海人、才、物、机构等资源,军民一体推进深海前沿科技攻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发展,将大幅提升深海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水平。同时,加强与世界海洋强国的科研教学交流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深海安全领域战略和专业人才,也将为中国深海探测技术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深海探测技术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更关乎人类对地球的认知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地球上最后待开发的“新疆域”,深海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和未知的奥秘。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探索,中国正在为揭开深海的神秘面纱、推动全球深海科学研究作出重要贡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