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出汗竟然是种养生法?
夏季出汗竟然是种养生法?
夏天来了,大家是不是经常被汗水浸湿衣衫?别担心,出汗其实是身体的一种天然养生法哦!出汗不仅能帮助身体降温,还能排出体内毒素,让你的肌肤更加光滑细腻。不过记得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这样才能保持身体的最佳状态。你平时是怎么处理出汗这件事的呢?快来分享你的小窍门吧!
夏季出汗的十大养生作用
排毒防癌:研究数据显示,汗液是体内砷、镉、铅、汞等有害物质的排出途径之一,在汗液中可以检测到与尿液中浓度相当的重金属成分,有时浓度甚至会比尿液更高。比如,马拉松运动员得癌症的就很少,就是因为他们身体里的铅、汞、砷这些癌症的主要元凶通过出汗排了出来。一个马拉松运动员在跑步时流出的汗,含铅是正常人的20倍。我们光喝水排毒是不够的,可见,出汗对于排出毒素、预防癌症是很有帮助的。
润肤护肤:夏天人之所以容易大汗淋漓,就是因为外界温度高,人体为了保持恒温,就不断地排汗散热。而由于出汗的过程是从毛孔中排出汗水,人体表面分泌的油脂和杂物也会一同排出。因此,夏天多流汗也有助于保护体表皮肤的干净,滋润皮肤。汗液能去除堵塞毛孔的毒素,消除皮肤上的粉刺和痘痘。很多人经常冒痘痘,脸上、后背等,这就是由于皮肤毛孔不干净,堵塞毛孔造成的。夏天不如多运动运动,出一些汗,你立马会感觉皮肤变得紧实细腻,有光泽,痘痘也会减少了。
减肥防慢病:另外,出汗还能消耗身体多余能量,促进脂肪的分解,有一定的减肥作用。身体内、血管内的脂肪少了,自然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及心血管疾病也会减少、好转。夏天本身细胞就会比较活跃,此时加强运动,科学排汗,效果是平时的好几倍,更有利于减肥,改善身体状况,预防“三高”等慢性疾病。
提高免疫力:夏天多出汗还有另一个很重要的作用,那就是提高身体免疫力。很多人为了提高免疫力,经常会吃一些保健品。一些保健品中所含成分不明,有些保健品含激素,反而抑制免疫系统。而科学出汗能有效提高人体的免疫力。研究发现,汗液中含有的抗菌肽能有效地抵御病毒、细菌和真菌;出汗能有效地增强自身免疫力,提高抗菌抗病毒的能力。比如,每天运动30-45分钟,身体微微出汗,每周5天,长期坚持,免疫力就会增强。
促进消化:夏天往往会没食欲,不消化,这时促进消化可通过运动出汗。因为出汗时会加快整个身体的代谢,有助肠道蠕动,改善消化。特别是对于有便秘的人来说,通过运动出汗,对缓解便秘也有很大帮助。
增强记忆力:出汗也会让人体细胞处于旺盛的状态,保持精神集中,增强记忆力,让大脑更有活力。另外也有研究证实,运动流汗对大脑会产生积极正面的效果,能让人的记忆力、专注力都得到大幅度提升。
稳定血压:运动出汗有助于扩张毛细血管,加速血液循环,增加血管壁弹性,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同时,运动出汗加快了血液的循环,有助于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调节。所以,预防高血压除了饮食控制,出汗就是最佳的疗养方式。
保护骨骼:我们都知道,很多人一上了年纪就容易得骨质疏松症,是因为体内钙质流失。那么,怎样才能有效防止钙质的流失呢?一种简单有效的方式就是运动出汗。出汗有利于钙质的有效保留,防止体内的钙质随尿液排出,能预防骨质疏松。
防止结石:结石的形成主要是体内的磷酸镁等无机盐类在体内结晶沉积形成,而出汗能有效排出体内盐分并保留骨骼中的钙质。这一生理过程能限制盐和钙在肾脏和尿液中堆积起来,而这正是结石的来源。并非巧合,出汗较多的人会喝更多的水,从而也防止了结石的形成。
预防感冒:出汗实际上有助于抵抗结核病菌和其他危险的病原体。汗液中含有的抗菌肽能有效地抵御病毒、细菌和真菌;它能进入细菌的细胞膜,对其进行分解。2013年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研究成果表明:皮离蛋白能够非常有效地对抗结核病菌和其他细菌,这种天然物质比抗生素更为有效。皮离蛋白这种天然的抗生素在微酸性的汗液中能够被自然激活。
如何科学出汗
运动前喝点热水、热粥:运动前,喝杯热水或热粥,让毛孔进入蓄势待发、将开未开的状态;再锻炼一段时间,就能让毛孔全部打开,汗出透了,一通百通。但运动后,一定不要马上吹空调、风扇或洗凉水澡,要耐心等汗消退。
巧用生姜促出汗:生姜在夏季是个好东西,既散湿暖脾胃,又走表开汗孔。不得不在空调环境上班的人,可以坚持喝点生姜水。比如茶叶加生姜片泡水、生姜红枣水等,促进排汗。
从膝盖开始自我发热:久坐不动的人,可以用热水袋、暖宝宝等来增加排汗。每天上班后,将一个暖宝宝贴在膝盖上,让人体自发生热,深入到皮肤深处。泡澡或泡脚,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在40℃左右的水温下泡澡或泡脚,有利于身体排汗、缓解疲劳。
静止一小时:夏天的时候,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每天定时关掉空调,静静地坐一个小时,培养身体主动出汗的能力。
晒半个小时太阳:夏日阳光,是人体主动出汗最佳的动力。每天上午9
10 点和下午45点,晒半个小时左右太阳,并做一些简单的舒展运动,能使身体能量逐渐被激活。不要长期待在空调房里:长期坐在空调房,这样会让毛孔变迟钝,影响排汗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夏天可以选择10点前或下午5点后去户外运动,让身体微微出汗。不得不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的人,可以多喝温热的水,也能有效促进排汗,对消暑也很有帮助。
出汗后的注意事项
用干毛巾或温热毛巾擦汗:擦汗时最好用干毛巾或温热毛巾擦汗,不要用冷毛巾擦汗。官兵进行高强度训练后,体温上升,体表毛细血管扩张。如果用冷毛巾擦汗,皮肤受冷刺激,毛细血管收缩,体表温度迅速降低,可能会影响散热,甚至引发感冒。
出汗后不要马上洗澡:训练结束后不要立即洗澡,可先休息一段时间,等身体疲劳感减轻、不再流汗时,再去洗澡。洗澡时,水温控制在40摄氏度左右,不要过热或过凉。因为高强度训练过程中,为确保肌肉获得足够的能量和氧气供给,人体会自动调节,使血液向肌肉组织集中;训练结束后,在肌肉积聚的血液会返回到其他器官。如果训练结束后立即洗热水澡,会使人体皮肤血管持续扩张,影响心脏及大脑供血,洗澡时就可能出现头晕眼花、全身无力的情况。如果训练结束后立即洗冷水澡,会使体温骤降,皮肤毛孔收缩,可能导致体温调节功能失调。而且,毛细血管突然收缩变细,大量血液回流心脏,还会增加心脏负担,引发心慌、气短等症状。
出汗后及时补水补盐:官兵在高强度训练后,汗液流失严重,钠、氯、钾、钙等电解质也会随之流失。如果不及时补充,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造成生理功能和能量代谢障碍。因此,运动前后要注意补水补盐。建议战友们在运动前半小时饮用500毫升左右的温水;运动中每15
20分钟补水1次,每次100150毫升;运动结束后要注意补盐,可以饮用浓度为1%的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需要注意的是,大汗淋漓之后不要喝冰水。剧烈运动后喝冰镇饮料,不仅会给肠胃带来强烈刺激,造成肠胃功能紊乱,还会增加心脏和肾脏的负担,引发身体的不良反应。建议战友们训练期间饮用温水。
结语
夏季出汗是身体的自然反应,也是养生的好机会。通过科学的方法促进出汗,不仅能带来健康益处,还能提升生活质量。所以,别再为出汗烦恼了,让我们拥抱汗水,享受健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