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执掌杭州百年老店40周年,她带头研发的千岛湖鱼头杭州排第一,你吃过没有?

创作时间:
2025-01-21 19:24:0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执掌杭州百年老店40周年,她带头研发的千岛湖鱼头杭州排第一,你吃过没有?

在杭州,有一家百年老店“山外山”,它不仅见证了杭州餐饮业的发展变迁,更在掌门人徐丽华的带领下,不断创新突破,成为杭州餐饮界的一颗明珠。从特级女厨师到企业掌门人,从亏损企业到行业标杆,徐丽华用40年的坚守,书写了一段精彩的企业传奇。

大年初一的下午,山外山掌门人徐丽华发了一条朋友圈:“大年初一拜年啦!!愿龙年忙中有闲 闲中有乐 乐中有趣”
没有定位,可老朋友们还是能认出,那是山外山阳台一景。这是午市与晚市之间少有的闲暇时光,碰到天气晴好,她就会坐在这里休息几小时。
对徐丽华来说,这只是工作中的日常,坚持了45年的日常。

从杭州少有的特级女厨师到女掌门人

除了楼外楼,杭州还有一个老字号餐厅叫天外天,天外天的老经理徐子川是杭州烹饪界的老前辈,曾有“妙手徐”之称,上个世纪60年代曾被派往我国驻埃及、墨西哥等国的大使馆掌勺,还曾在杭州为多位国家领导人做菜。作为他的女儿,徐丽华19岁受照顾进了天外天,彼时父亲尚在国外,她也还有其他工种的选择,但她还是成为天外天的第一个厨师女学徒,并要求师傅“不要把我当女伢儿看”。

徐丽华在天外天做了五年,于1979年调入山外山。根据“中华老字号信息管理”,山外山的故事大抵是这样的:清朝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倪鼎园在灵隐创立了“鼎园处”菜馆,是当年灵隐地区最早创立的食府,素有“灵隐食府鼻祖”之称,著名学者马寅初、江南活武松盖叫天,六龄童等都是菜馆的常客。“鼎园处”第二代传人倪永廉(倪鼎园之子)增设冷饮和简易西餐,以供外国宾客之需,并更店名为“山外山”。1956年,“山外山”与“天外天”两家合并,沿用“天外天”的名号,“山外山”一度销声匿迹。直到1978年,当时的杭州市园林管理局感觉到传统品牌创立的不容易,以及其本身所具有的无法估量的经济和文化价值,利用新开张在植物园内玉泉旁的“满园春”酒家,改名为“山外山”菜馆,自此,“山外山”得以重现杭城。

1984年,经七个班长的共同选举,徐丽华从后厨走上管理舞台,出任山外山总经理。今年,是她执掌这个百年老店40周年。

人人信服的“阿大”

“我刚接手的时候,山外山是亏损企业,我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要扭亏为盈。”山外山坐落于玉泉公园,虽然风景优美,却不算在西湖核心景区,再加上当时的公共交通也没那么便利,如何吸引更多的客人就成为重大课题。

据她回忆,那个时候她经常晚上八点多,带着员工到城站火车站,从旅行社工作人员入手寻找机会,并且根据季节创办春茶宴、桂花宴、梅花宴等等。果然一年下来,创利三万多元,第二、三年分别创利七万多元和十五万元。到1992年,山外山成为当时少数几家拿到“文明企业”的餐厅之一,不仅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也是本地人爱去的饭店。

时光机进入2000年,一大批老字号改制,徐丽华在社会各界朋友的帮助下,带领着山外山员工们一举拿下十年的经营权;2010年拿下第二个十年的经营权,现在已经是第三期了。

四十多年来,徐丽华全年无休,她是兢兢业业的大家长,事无巨细地关注着店里,店里老一辈的服务员都称她为“阿大”,就像自己家里人的称呼。最近几年她渐渐将工作移交给管理团队,自己还会每天中午11:00左右到店里,晚上21:00后才离店。山外山每年都做年夜饭,她会在大厅里巡视,也去包厢里跟客人打招呼,差不多客人都走了,她才回家,这一切已成为她的生活方式。

树立千岛湖鱼头标杆

早在鼎园处时期,餐厅就地采办野味、山笋、鲜河虾、马兰、荠菜等新鲜自然食材,当时最擅长的菜肴有:炒虾仁、炒虾腰、醉虾、栗子炒子鸡、春笋步鱼、腌笃鲜、芙蓉鸡片等,更名之后沿袭了鼎园处“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经营原则,传承了多个杭州名菜。

徐丽华觉得这还不够。2001年9月,千岛湖首届秀水节开幕之时,徐丽华在当地一家叫“避风塘”的餐馆里吃到一碗鱼汤,“就毛简单的一只脸盆端上来的,鱼头滚豆腐,毛鲜,我一边吃一边想,这个菜可以我们可以引进的”。回杭州的时候,徐丽华带回来两条八、九斤重的千岛湖鱼,第一次试水的版本是砂锅浓汤鱼头,里面加了豆腐和菌菇。

山外山的千岛湖鱼头皇源起于此,后来在千岛湖鱼进杭州的新闻发布会上,徐丽华还特意借了几个形象好的女服务员,穿上旗袍做展示,鱼头汤一战成名。之后千岛湖鱼头在杭州风靡一时,千岛湖的“淳牌”有机鱼供不应求。

自2003年起,山外山的鱼头皇不断升级,从八宝鱼头皇到精品鱼头皇,再到极品鱼头皇,是杭州人吃鱼头的首选之地。同时他们还将鱼头之外的其他部分也做成了菜,包括脆皮鱼尾、灌汤鱼球、蒜子鱼泡、三鲜鱼肚等等,逐步研发出一个完整的系列。像每星期二、五开设的山外山早市,就会出售自制的千岛湖鱼圆和酥鱼,个头大、口感细的鱼圆这么多年一直都是2元一颗,“从经济上讲根本不赚钱,这是我们老字号对老客人的回报”,徐丽华说。

老字号创新怎么做

曾经,每天中午玉泉公园的停车场停满大客车,一车一车的外地游客到山外山吃饭。随着国人旅游方式的转变,大客车越来越少,如何吸引新客人的问题再次摆在徐丽华面前,同时她还跟很多餐饮老板一样,面临人手短缺、厨师新老不接的难题。

“我们要在坚持老杭州菜本味的基础上,再增加新的元素。”新的元素在哪里?一方面,徐丽华积极走出去寻找新的食材,比如这几年引进的千岛湖放养鸡,采用多年前从富阳乡间学来的做法,再与当地的药膳专家做交流,根据不同的季节加入合适的药材,在保留神仙鸡美味的同时,再添滋补。

另一方面就是在原有菜式基础上,做出更符合当下审美的改变。像杭州人热爱的炒二冬,加入螺片后风味更丰富。

曾经被百万大网红“特厨隋卞”夸过的炸带鱼,山外山的出品是在旁边放了炸薯条,有那么一点中西结合的意思了。

龙井虾仁也会在不同的季节里做不同的演绎,到了吃蟹季,就会推出蟹粉虾仁,新鲜的河虾仁包裹着蟹粉,虾蟹合一,有点小奢侈呢。

宋嫂鱼羹加入海参,口味上平淡无奇的海参都变鲜美了。

小小地剧透一下,2024年的新动作是即将引进广东烧鹅和“发财金猪”,这是徐丽华和主厨一起从广东中山小榄镇学来的,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调试中。广东菜跟杭州菜能搭到一起吗?徐丽华觉得可以,事实上他们几年前就请来粤菜师傅为店里的部分菜式做调整了,她想要以一种全新的思路来演绎杭州菜,要时髦,也要延续端庄大气的山外山风格。

为了开阔眼界,徐丽华现在还跟厨师团队一起在手机上“取经”,工作群里每天都有做菜的小视频分享。每天下午的休息时间,她坐在自己的固定座位上刷手机:“看看年轻人都在玩什么,我虽然上了年纪,也不能落后……”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