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奶茶与心血管疾病:甜蜜背后的健康隐患

创作时间:
2025-01-22 04:12:5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奶茶与心血管疾病:甜蜜背后的健康隐患

2025年1月,一项发表在Nature Medicine上的全球性研究震惊了全世界:2020年,含糖饮料消费造成了220万新发2型糖尿病病例和120万例新发心血管疾病病例,分别占所有新发病例的9.8%和3.1%。这项研究首次量化了含糖饮料对全球健康的巨大影响,而奶茶作为含糖饮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潜在危害不容忽视。

奶茶,这种广受欢迎的饮品,究竟如何一步步成为心血管健康的隐形杀手?让我们从奶茶的主要成分——果糖说起。

果糖:甜蜜的陷阱

果糖是一种天然存在于水果和蜂蜜中的甜味剂,也是奶茶中重要的“甜味来源”。然而,这种看似无害的成分,却可能成为健康的隐患。

2021年,Nature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揭示了果糖导致肥胖的惊人机制。研究发现,膳食中的果糖能显著提高肠道细胞的存活率,使小肠绒毛长度增加25%-40%。绒毛是小肠内部的细长毛发状结构,绒毛长度的增加意味着肠道表面积的扩大,从而增强了对营养物质(尤其是脂肪)的吸收能力。

研究者将小鼠分为三组:不含果糖的对照饮食、标准高脂饮食(45%的热量来自脂肪)、等热量高脂饮食(葡萄糖被蔗糖取代)。结果显示,与不含果糖的高脂肪饮食组相比,以蔗糖形式喂食果糖的小鼠体重和脂肪量明显增加,小肠绒毛更长。进一步研究发现,果糖代谢产生的1-磷酸果糖通过抑制丙酮酸激酶的活性,增加了肠道上皮细胞的存活率,从而延长了绒毛长度。

心血管疾病的多重威胁

含糖饮料对心血管健康的危害远不止肥胖这一条途径。瑞典隆德大学的一项研究分析了69,705名参与者的数据,发现含糖饮料与多种心血管疾病风险显著相关。

研究显示,饮用含糖饮料会显著增加缺血性中风、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和腹主动脉瘤的风险。与不摄入含糖饮料相比,每天从含糖饮料中摄入超过300千卡能量的参与者,表型年龄加速衰老1.023年。此外,每天每增加100千卡,与表型年龄加速衰老0.179年相关。

值得注意的是,含糖饮料的危害远不止心血管疾病。一项发表在Gut上的研究对95,464名女性进行了长达24年的随访,发现每天饮用两份或更多含糖饮料的女性,早发性结直肠癌的风险增加了1.18倍。如果在青春期就大量饮用含糖饮料,这一风险更是高达2.41倍。

健康替代方案

面对奶茶带来的健康隐患,我们并非束手无策。研究发现,用咖啡、牛奶、代糖饮料等替代含糖饮料,可以显著降低相关疾病风险。例如,每天用一杯咖啡或脱脂牛奶替代含糖饮料,早发性结直肠癌风险可降低17%-36%。

奶茶虽好喝,但健康更重要。适量饮用,选择低糖或无糖选项,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让我们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也为自己的心脏减减负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