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七十三章:勇于不敢与天道平衡的智慧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勇于不敢与天道平衡的智慧
原文: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以道为镜:
《道德经》被称"万经之王",也是一本规律之书。它讲的是宇宙规律、自然规律、生命规律,只要我们足信这些规律,无论用在何处,都将展现无穷妙用。《道德经》第七十三章主要讲了以下三条规律:
规律一:勇于不敢,在于敬畏天道、敬畏法律、敬畏生命。
"勇敢"是生活中高频出现的词汇。但老子把它分为了"勇于敢"和"勇于不敢"。"勇"绝非逞一时意气而不顾后果的匹夫之勇。勇于不敢,在于敬畏天道、敬畏法律、敬畏生命。它真正的含义是:宁舍身命,终不作恶。生活中,该做的就勇敢去做,不该做的就勇于说"不"。勇敢,来自内心对善良与正义的坚守。对于其他面子、里子的事情,若别人问我们:"你敢吗?"就老老实实告诉他:"我真的不敢。"不敢,不是咬牙苦忍,而是跳出当下,远望未来,了悟因果。别人怎么说,是他的事。我们要做到:无论何时,始终守住心中的善,保持与整体的连接。这就是守住了道,就是让命更好的殊胜方法。
规律二:道的功能是平衡,天道不是别的,而是爱。
人类存在的目的,就在于发现无条件的爱,无私成就大私,自私实则害私。人类心中有爱,生命尽是天籁。人生的平衡在于每一次选择、每一次奉爱、每一次归零以及每一次的勇于不敢。人生最靠谱的投资是顺道而行。有人问:"修行能得到什么?"这个回报是纵向的提升,是心灵的超越,是德行的圆满。内在成长了,外在问题就解决了;内在丰盈了,外在投影就美丽了。所有外在都是提升心性的机会,这才是人生的实质。看破这一点,每个发生都是喜悦;看不破这一点,修行总是有求,就会卡在自己渴求的那个点上。到最后,修行也成了苦。
规律三:天网恢恢,没有侥幸的可能,但会有一个反应周期。
道总在不知不觉中发挥作用,以常人的能力很难探知,所以才容易忽视。从人道去仰望天道时,我们会觉得:道善胜、善应、自来和善谋的能力,太伟大了!实际上,道只是顺应自然的本性,做好了自己而已。人如果能把争、言、召、谋这些刻意而为放下,回归淳朴本性,人本身就拥有与道一样的力量。人的力量来自自己信仰的规律,道不用求的,它始终伴随着我们。宇宙中所有运动都是圆环形的,一切事关善恶的敢与不敢,最终都会反还其身、反还其受。这件事,没有侥幸的可能,但确实会有一个反映周期。这就是"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经》句句都是箴言,句句直通本源,能参悟任何一句,都将受益终生。
特别说明:
上述文字、图片、内容中如涉及或有可能涉及他人权益保护的,请马上联系我们,我们将会立即审核,并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予以纠正。
道德经学用
和谐身心,我的责任
和谐家庭,我的责任
和谐企业,我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