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战区最新军事训练动态揭秘
北部战区最新军事训练动态揭秘
近日,北部战区海军和空军相继展开了一系列实战化训练,展现了我军不断提升的作战能力和体系化作战水平。
海军:特情库动态更新,提升实战化训练水平
寒冬时节,北部战区海军某大队一场实战背景下的舰艇雷弹保障训练拉开战幕。随着急促的警报响起,一辆辆装载雷弹的运输车鱼贯而出,快速驶向目标地域。
“前方遭遇‘空袭’,立即分散隐蔽。”车队刚驶出营门,特情突至。各车迅速按照“小编组、多批次”的应对预案,分为3个小组沿不同路线向码头机动。车辆安全员王明亮协助车队完成路线转换后,导调组又给出“前方出现地方车辆拥堵”的特情,他再次冲到现场疏导车辆。
各小组陆续到达码头,吊装作业随即展开。没想到,新的特情连续出现:左侧遭遇小股“敌特”袭扰,警戒组快速前出处置;双方刚一“交火”,右侧又遭小股“敌特”袭击,现场指挥员迅速抽调号手组成应急处突小组前出。
训练结束,参训官兵盘点发现,训练中遭遇的特情不仅数量多,处置情况所用时间也远超雷弹运输和吊装所需。
“参训官兵见招拆招、应对得当,高标准完成了训练计划设置的全部科目,值得表扬。”复盘总结会上,该大队领导对参训官兵的表现给予肯定,但随即话锋一转,“机关导调组在训练中的表现是不合格的,原因在于,临机设置的特情看似场面不小,实则效果不佳。”
导调组作为考核组织者,竟然被判“不合格”。出人意料的一幕,让现场官兵面面相觑。
“真实战场上,遭遇空袭后,现场情况并非如此”“码头内开展吊装作业,军港设有警戒力量,怎么会出现多方向都有‘敌特’袭扰的情况”……这名大队领导逐一点出问题,让机关导调组成员红了脸。
随后,参会官兵现场剖析问题根源——机关导调组设置特情缺乏系统思维和全局观念,有的业务部门片面追求特情数量,情况构想脱离任务特点和训练实际;有的业务部门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制订计划各自为战,以致出现特情设置“打架”现象。
找准问题症结后,大家通过“头脑风暴”现场研讨应对之策:邀请院校专家集智攻关,建立针对性强、实战契合度高的“特情库”,借助“外脑”提升特情设置水平;重大任务展开前,机关业务部门在任务准备期间增设特情导调议题,结合任务特点、保障对象等实际设定特情内容;任务结束后,结合特情处置情况动态更新“特情库”,不断增强特情导调的合理性和针对性……
“特情设置不能随意,当好‘考官’并不容易。接下来,我们要认真消化复盘总结时研讨的内容,为提高训练质效提供有益借鉴。”走出会场,该大队机关导调组负责人告诉记者。
海军:跨昼夜多科目训练,锤炼编队作战能力
近日,北部战区海军某驱逐舰支队导弹驱逐舰淮南舰、导弹护卫舰芜湖舰在黄海某海域组成编队,开展跨昼夜、多科目实战化训练,锤炼舰艇编队实际使用武器和应急处置能力。
空军:深化空地协同,提升体系作战能力
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则通过深化空地协同对抗训练,提升体系作战能力。该旅党委委员尤副参谋长,与全体飞行员分享心得,并结合阶段训练中的具体案例进行剖析。
作为两次荣膺“金头盔”的飞行员,尤副参谋长在每次训练结束后,都会第一时间把当日的飞行体会记录在笔记本上,总结经验教训。他说:“刚当飞行员的时候,有一种无畏的心态。近年来,随着实战化训练持续深入,越来越感受到本领恐慌。”
这种本领恐慌,源于强军事业的加速推进。那年,该旅换装新机,训练新装备、试行新大纲、执行新任务交织并行,每一名党委委员都感受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新装备快速形成战斗力,是一项囊括思维观念更新、能力素质升级、战法运用创新、体系深度融合等多环节多维度的系统工程。党委委员要冲锋在前、攻坚克难,提高新装备整体作战能力。”他们梳理出10余个项目课题,均由旅党委委员牵头负责,并明确完成时限。作为第一批改装的飞行员,尤副参谋长率先立下军令状。
行胜于言。尤副参谋长不仅顺利完成改装任务,还在当年底的对抗空战检验性考核中捧回了他的第二顶“金头盔”。该旅也荣获“空战优胜单位”。
如何深度挖掘新装备作战潜能?飞行员队伍如何快速实现能力升级?该旅党委没有因为成绩沾沾自喜,而是安排党委委员分批次深入一线,针对练兵备战中的重难点问题,与官兵一同分析研究对策。
翻开他们列出的重难点问题攻关计划,既有结合大项任务的专攻精练,也有针对不同类别人员的军事理论学习研讨,还有依托各平台的阶段性学研评审。2023年以来,该旅成立某型导弹研究项目组。在尤副参谋长的带领下,项目组成员对比数千条作战数据,结合之前使用某型导弹的经验,研究出一系列新战法,并在演训中发挥重要作用。
该旅政委介绍说,下一步,他们还将组织备战打仗项目评审,以建强打仗型党委班子为牵引,助推部队战斗力迈上新台阶。
“骨干”领衔,“立项”攻关
新年伊始,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作战研究室座无虚席,一场协同训练课题的项目评审答辩会火热进行。
“队友在哪里?我们彼此的优势又是什么?体系支撑带来了什么?”面对评审人员的接连提问,参加答辩的项目负责人、该旅尤副参谋长,从指挥模式、协同战术和能力生成等角度,逐条阐述课题研究成果。
“推行‘项目制’课题攻关模式,是强化党委领战能力的一个抓手。”该旅政委说,“项目制”课题攻关模式以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为主体,鼓励党委委员揭榜挂帅、领衔攻关,紧盯练兵备战中存在的敌情研究不深入、方案计划不完备、人才储备不充足、战场应用不实用等难点弱项逐个攻克,强化党委领导备战打仗能力。
党委委员切实“摆进去”研战研训,拿出解决问题的真招实策
清晨,朝霞渐渐染红了天际,北疆某空域战鹰呼啸,一场多机型协同训练拉开帷幕。
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组织空中对抗训练。图为战机起飞。
“发现目标!”接到地面指挥所通报后,正驾机巡弋的尤副参谋长研判认为,兄弟单位战机处于攻击的有利位置。
然而,在复杂电磁环境下,尤副参谋长与友机通信链路出现短时中断。电光石火间,由于信息传递不及时,贻误了最佳行动时机,任务被判定失败。
“虽然是和兄弟单位携手训练,但是还存有‘各自为战’思想,配合生疏……”“面对复杂环境,通联手段单一,缺少应急预案……”该旅党委议训会上,尤副参谋长反躬自省、查摆不足。党委一班人一致认为,制约部队战斗力建设的堵点,正是党委集智攻关、创新求解的发力点。
那次失利后,该旅党委成立协同训练课题项目组,尤副参谋长担任项目负责人,领衔攻关。以前遇到训练难题,更多的是靠飞行员自行探讨研究,解题效率不高。如今从党委层面正式立项,党委委员切实“摆进去”研战研训,拿出解决问题的真招实策。
很快,项目组成员发现,沟通不及时、协调不顺畅、联合不默契只是表象,深层次原因是与兄弟单位指挥沟通中存在“方言”,在领会对方战术意图时总是“慢半拍”。
“把兄弟单位指挥员请过来,双方统一标准,建立一套通用易懂的协同训练‘普通话’!”尤副参谋长代表项目组向该旅党委提交建议。
“旅党委最终采纳了这条建议。后来的事实证明,成效明显。”该旅政委说,从近些年参加的演训任务来看,无战不联,无联不胜,“联”的主基调贯穿始终。议训时如果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很难有效提高体系作战水平。
翻看该旅党委领战“项目制”计划推进表可以发现,党委领导分工与任务分队深度捆绑在一起,以演训任务为牵引开展针对性研究筹划,动态修订多套行动方案,不断探索改进备战工作的方法手段。
如今,多位旅党委委员以项目负责人的身份,常态化嵌入练兵备战的工作落实中。在领衔攻关的同时,深刻反思自身在谋战研战和管训抓训过程中存在的差距与不足,“人人抓备战、时时务打仗”蔚然成风,党委领战动能充分释放。
领导干部振翅领飞,训练转型升级闯出新路
塞外草原,天高云淡,一场自由空战训练打响。强强对决,互设险局,红蓝双方不拘泥于常规套路,不断变化战术,不时飞出极限数据,胜负几度易手。
塔台内,担任飞行指挥员的肖副旅长眉头紧锁,盯着最新研发应用的某系统,实时跟踪数据变化,精确指挥空中战机。
“新系统实现了实时数据的快速传输。”肖副旅长说,为了消除过去空地信息传输中的几秒钟“时差”,他带着项目组攻关研发了大半年。
“现代战争进入‘秒杀’时代,几秒钟的延迟‘时差’,很可能造成战场态势上的‘逆差’。”议训会上,一名党委委员的话令大家陷入沉思。最终,大家达成共识:把攻克空地信息传输延迟问题列为课题项目,集智攻关,尽快答好这道“必答题”。
“现实需要,党委支持,我第一个揭了榜!”回忆起揭榜的那一刻,肖副旅长依然有些兴奋。
一场技术攻坚战打响了。肖副旅长带领项目组成员,把某一类数据通过技术手段嵌入原有系统中。虽然导入成功,但问题随之而来——传输过程中依然存在延迟且稳定性较差。
“一条路走不通,就该‘更换赛道’继续研究。”眼看项目一筹莫展,肖副旅长鼓励大家换个思路。
很快,他们将目光投向某系统,尝试将两个系统的数据“桥梁”打通。在进一步研究中却发现,两套系统研发逻辑不一致,想要通联顺畅存在层层技术壁垒。
站在对面的“战友”,就是无法拉进“群聊”,大家心急如焚。肖副旅长带领项目组反复论证测试。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经过多方“取经”,新系统顺利诞生。
投入应用后不久,新系统迎来“大考”。验证演练当天,一架架战机穿云破雾。突然,新系统告警声响起,该旅某飞行大队王大队长根据告警提示,快速操作,高速机动,成功将特情化解。
这一操作的动作很小,就像驾驶员轻打方向盘一样平常,但发挥了大作用。这让王大队长很兴奋——成功实施验证飞行,真切感受到了科技赋能带来的训练之变。新系统的应用,解决了制约飞行员的训练难题。
领导干部振翅领飞,训练转型升级闯出新路。目前,肖副旅长带领这个项目组已先后7次对系统进行升级,实现了20
这些训练动态反映了我军军事训练的几个重要特点:
实战化导向:通过设置逼真的战场环境和特情,检验部队在复杂条件下的作战能力。
体系化作战:强调空地协同、多兵种联合作战,提升整体作战效能。
创新驱动:采用“项目制”攻关模式,借助科技手段解决训练难题,推动训练转型升级。
问题导向:注重在训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升训练质效。
通过这些训练活动,北部战区海军和空军部队的实战能力和体系作战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地区稳定提供了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