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到底该不该吃?专家解读六大危害与正确吃法
晚餐到底该不该吃?专家解读六大危害与正确吃法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通过不吃晚饭来减肥。然而,这种做法真的科学吗?不吃晚饭会对身体造成哪些危害?如何健康地吃晚餐?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这些问题。
不吃晚饭的危害
你想饿瘦自己,但你的身体是个胆小鬼,它会拉响警报,绝对不想自己被饿死。
① 睡眠质量下降
饥饿感会不断提醒大脑“该吃饭了”,使大脑一直处于活跃状态,从而影响睡眠,久而久之,身体得不到正常的休息。
② 影响内分泌
人体饥饿后,身体首先消耗的是我们体内的糖原,糖原的主要来源是碳水。接着就会消耗我们体内的蛋白质进行供能,而蛋白质就是我们肌肉,最后才是脂肪。
当我们的肌肉被拿来供能,就会造成我们的肌肉量减少,这时候我们的基础代谢就会降低。
节食减肥虽然说能够很快地使体重降低,但是减掉的大多数是我们体内的水重和肌肉,对于减脂来说没有太大帮助,而是有反作用。
③ 伤害胃黏膜,诱发胃癌
空腹往往会导致肠胃分泌大量的消化液,导致内环境呈现酸性,容易腐蚀其他器官和部位。
如果经常不吃晚餐,那么肠胃长期处于空腹的状态,会刺激消化腺大量分泌,从而影响肠胃的功能,破坏肠胃黏膜,很不利于消化系统的保养。
另外,减肥的朋友如果长期不吃晚饭,容易导致胃黏膜增厚,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而且还会引发胃炎甚至胃癌。
④ 营养不良
我们身体每天需要多样营养,所以要均衡饮食,就比如说水果中蛋白质含量超级少,甚至可以忽略不计,长期以往,蛋白质的流失就会使得代谢率下降,可能导致继续这种饮食方式身体会出现浮肿。长期营养不均衡会导致如下小毛病。
⑤ 记忆力减退,智力下降
经常不吃晚餐的人很容易会使大脑的功能下降,出现智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退减等的情况。
因为经过一天的消耗此时人体的血糖浓度较低,如果不进食,人体的血糖浓度就会更低,大脑得不到持续性的供养,那么也会使大脑受到一定的损伤,同时大脑的其他功能也会受到影响。
⑥ 变成易胖体质
晚上不吃饭,身体需要的能量得不到补充,人体会选择将新陈代谢放慢,减少能量的损耗,而不是通过复杂的生化反应,把身体里的脂肪转化成能量。因为肌肉消耗能量快,身体就会牺牲肌肉,保留脂肪。肌肉减少,基础代谢则会减慢,最后形成恶性循环。这时,即使你吃和以前同样多的食物,身体也会优先储存脂肪,而不是转化成能量消耗掉,所以会比以前更胖,从而形成易胖体质。
吃晚餐的5大原则
原则一:种类多,能量少
主食:通常我们在外吃到主食的都是精米细面,而全谷物、杂豆、薯类很少。所以,晚餐的主食可以以粗粮饭、粗粮粥、杂粮饼或者薯类食物为主,同样大小的一碗饭,这些粗粮薯类的饱腹感可是极强的,完全不用担心睡前出现饿的情况,而且还不容易长胖。
蔬菜:早上和中午吃的菜量远不足500克,所以,晚上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深色蔬菜,能量低、饱腹感强不说还健康营养。尤其是无需烹饪的新鲜蔬菜。
豆类及制品:适量吃一些大豆及其制品既能摄入优质蛋白质而且脂肪含量还比较低,适合想要减肥的小伙伴。例如:毛豆、青豌豆,但注意不要摄入过量,豆制品容易产生气,吃得太多易影响睡眠。
肉类:无论是水产品还是禽畜肉,最多不要超过50克。一旦摄入过多的肉类食物,会导致肠道蠕动较慢,肠道内会滞留产生氨类物质,容易增加肠癌的发生风险。同时,肉质中含有一定量的脂肪,对于肥胖的贡献就更是不言而喻了。
原则2:清淡为主、荤素兼顾
细嚼慢咽不仅让食物更容易消化吸收,减轻肠胃工作负担,而且更容易吃饱,减少食物的过量摄入。
另外,由于晚上人们的活动量降低,能量消耗少,因此晚上的食物以清淡为主。肉类尽量选择鱼虾类、禽类,且控制好量;蔬菜类以含纤维或者矿物质多的绿叶菜、十字花科为好,少吃淀粉含量高的蔬菜,如果食用南瓜、萝卜等淀粉含量高的蔬菜,就要适当减少主食的摄入量;水果不要选择糖分高的。总之,晚餐要以清淡为主,荤素兼顾,不要过量。
原则3:少油炸、多蒸煮
晚餐的烹饪方式要多以蒸、煮、炖或凉拌为主,煎、炸、甜、咸食物最好不吃,或尽量少吃,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和能量。
原则4:用餐时间不宜太晚
一般建议晚餐时间不宜超过晚上7点,因为胃的排空时间是4个小时左右,这样晚上睡觉前,胃里的食物基本消化完毕,能使胃得到充分的休息,从而可以保护肠胃功能正常。
原则5:吃得越晚,吃得越少
正常时间吃晚饭,吃七八分饱为宜。想减肥的可以只吃五分饱。因为工作原因,到家都十点了,那么要不要吃晚餐呢?当然要吃!如果不吃晚餐,那头一顿饭和下一顿饭间隔的时间将近十八个小时,肠胃中虽然没有食物,但是消化液却是会分泌的。虽然不多,但是长此以往也足以伤害肠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