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龙年翻译热议:Loong vs Dragon,你怎么看?

创作时间:
2025-01-22 07:48:0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龙年翻译热议:Loong vs Dragon,你怎么看?

2025年,农历甲辰龙年,全球华人再次迎来这个象征着力量与希望的年份。然而,在这个本该充满喜庆的时刻,一个有趣的问题却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龙年的“龙”,到底应该翻译成“Dragon”还是“Loong”?

01

东西方文化中的“龙”:一个名字,两种形象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一种神奇的瑞兽,它融合了马首、蛇身、鹰爪、鱼鳞等多种动物特征,象征着吉祥如意、风调雨顺。在中国人的想象中,龙能腾云驾雾,呼风唤雨,是权力与尊贵的象征。无论是皇家的龙袍,还是民间的舞龙表演,龙的形象无处不在,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文化记忆中。

然而,在西方文化中,龙的形象却截然不同。西方的龙通常被描绘成巨大的爬行动物,拥有蝙蝠般的翅膀,能够喷火,常常被视作邪恶与破坏的象征。在许多西方神话和文学作品中,龙是英雄必须征服的怪物,如《霍比特人》中的史矛革,《权力的游戏》中的三条魔龙。

这种文化差异,让“龙”的翻译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如果将中国龙简单翻译为“Dragon”,很可能会让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产生误解,以为中国人在自比“恶龙”。

02

Loong vs Dragon:一场持续数十年的争议

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学者指出“龙”和“Dragon”不宜互译。支持使用“Loong”的学者认为,这个音译词能够避免“Dragon”的负面联想,更准确地传达中国文化的内涵。比如,2024年央视春晚的吉祥物“龙辰辰”,其英文名就被定为“Loong Chenchen”。

然而,也有人认为“Dragon”这个译法已经约定俗成,而且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西方人已经逐渐理解中国龙与西方龙的区别。如果现在突然改用“Loong”,反而可能造成混淆。

03

专家怎么说?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院长彭萍教授指出,早在19世纪初,英国传教士马什曼在著作中就将中国龙注音为“loong”,但后来马礼逊编纂的《华英字典》中,龙被译为“Dragon”,这个译法一直延续至今。

成都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教师蒋雨博士则认为,随着中西文化的广泛交流,外国人也渐渐明白了龙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在翻译时,如果受到译语社会文化差异的局限,不得不舍弃原文的字面意义,让表达更符合文化内涵,从意译角度讲,龙译作“Loong”也是可以的。

04

网友热议:你更倾向于哪个?

在社交媒体上,网友们对此展开了热烈讨论。支持“Loong”的网友认为,这不仅是翻译问题,更关乎文化自信和文化输出。一位网友留言:“我们是‘Loong’的传人,可不是‘dragon’!”

而支持“Dragon”的网友则认为,既然西方人已经逐渐理解中国龙的正面含义,就没有必要改变。“Dragon”这个译法已经深入人心,贸然改变可能会造成更多困惑。

05

结语:文化自信是最好的翻译

无论是选择“Loong”还是“Dragon”,这场讨论背后都折射出一个更深层的问题:在全球化时代,如何更好地向世界展示真实的中国文化?

或许,最好的解决方式不是争论哪个词更准确,而是通过更多的文化交流活动,让世界了解中国龙背后的文化内涵。正如一位学者所说:“我们不必改译龙,而应该去改变外国人对‘Dragon’一词的理解。”

在这个过程中,文化自信是最好的翻译。让我们以龙年为契机,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让“龙的传人”这个称号,成为连接东西方文化的桥梁,而不是隔阂。

你更倾向于哪个翻译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