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年终总结:公共卫生的亮眼成绩
基层医院年终总结:公共卫生的亮眼成绩
2024年,泉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在全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效果监测中位居各设区市第一位,164家乡镇卫生院达到服务能力基本标准,91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家庭病床服务,建立家庭病床202张。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基层医院在公共卫生服务领域的持续深耕和创新实践。
基层医院公共卫生服务:守护居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基层医院作为公共卫生服务的“神经末梢”,承担着守护居民健康的重要职责。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基层医院需要提供14项具体服务,包括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中医药健康管理、卫生计生监督协管、免费提供避孕药具、健康素养促进等。
这些服务项目涵盖了居民生命全周期的健康管理需求,通过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健康教育、实施预防接种等措施,基层医院不仅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健康问题,还能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成绩亮眼: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的“泉州样本”
泉州基层医院在公共卫生服务方面的成绩,正是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各地基层医院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创新服务模式等举措,不断优化公共卫生服务供给,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
例如,泉州通过深化“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完成21家薄弱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提升,建设15家基层精品中医馆。同时,依托“党建+”邻里中心卫生健康服务站点,推动优质医疗服务下沉,医疗专家巡诊坐诊服务9万多人次,下沉专家4000多人次。
挑战与突破: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的未来之路
尽管基层医院在公共卫生服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慢性疾病上升、公营医疗系统负担加重、医护人手短缺、医疗科技成本上升等问题,都对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面对这些挑战,各地积极探索创新解决方案。香港特别行政区推出的“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驱计划”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该计划推行“一人一家庭医生”理念,以地区康健中心为枢纽,扩展社区医疗网络。截至2025年1月9日,已有超过94,800名市民参加计划,在超过54,400名已完成糖尿病及高血压筛查的参加者中,接近四成被诊断为血糖偏高,或患有糖尿病或高血圧。
此外,香港还计划推出社区药房计划、扩大“慢病共治计划”服务范围、提供乙型肝炎筛查服务等,以进一步强化基层医疗服务。同时,通过优化公营医疗服务、推进医疗科技创新等措施,不断提升医疗质量和效率。
基层医院作为公共卫生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其作用至关重要。通过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创新服务模式、加强人才培养等举措,基层医院必将在守护居民健康、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