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烧伤急救与预防:家长必知的五大步骤
儿童烧伤急救与预防:家长必知的五大步骤
儿童烧伤是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严重威胁着孩子们的生命安全。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每年大约有26.5万人死于烧伤导致的疾病。在我国,儿童烧伤死亡率约为18%,仅次于交通伤,成为儿童意外伤残的第二大杀手。因此,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和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正确的急救处理方法
当儿童发生烧伤时,家长应立即采取以下步骤进行急救:
冲:用流动的清洁冷水冲洗烧伤部位至少15-30分钟,以降低局部温度,减轻疼痛和肿胀。注意水温不宜过低,避免造成冻伤。
脱:在冲洗过程中,小心地脱去或剪开覆盖在伤口上的衣物,避免强行撕扯导致水泡破裂。同时,摘除受伤部位的饰品,防止肢体肿胀后影响血液循环。
泡:对于中小面积的烧伤,可将受伤部位浸泡在冷水中15-30分钟,进一步缓解疼痛。但大面积烧伤患者则不宜浸泡,以免引起体温过低或休克。
盖:使用干净的纱布或棉质衣物轻轻覆盖伤口,避免感染。切记不要使用有绒毛的布料,以防纤维粘连伤口。
送:及时将患者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在转运过程中,保持伤口清洁,避免二次污染。
常见的错误处理方式
在烧伤急救中,一些错误的处理方法可能会加重伤情,甚至危及生命。以下是一些需要避免的错误做法:
涂抹牙膏、酱油、菜油等物质:这些物品不仅不能促进伤口愈合,反而可能造成感染,影响医生对伤情的判断。
使用冰块直接冷敷:过度冷却可能导致组织损伤加重,甚至引起冻伤。
自行挑破水泡:水泡是皮肤的自然保护层,可以防止感染。不应随意挑破,应由专业医生处理。
长时间浸泡在冷水中:大面积烧伤患者长时间浸泡可能导致体温过低,甚至休克。
预防措施
预防胜于治疗。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
家庭安全布局:将热水瓶、汤锅、炊具等热源放置在儿童触碰不到的地方;使用取暖设备时加装防护架;避免将装满沸水的浴盆与儿童单独留在浴室。
家长监管与教育:加强对儿童的看护,教育他们远离火源、电源和易燃易爆物品;教会他们识别危险,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使用安全用品:在家中安装安全锁、护角、防滑垫等防护设施;选择防火阻燃材质的儿童衣物;妥善存放化学腐蚀物品。
特殊情况处理
头面部烧伤:无论面积大小,都应立即送医。因为面部组织松软,血液供应丰富,容易引起严重肿胀,甚至压迫气道导致窒息。
化学烧伤: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60分钟。若眼部受到化学物质溅入,优先冲洗眼部。
电击伤:首先切断电源,避免二次伤害。检查患者呼吸心跳情况,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尽快送医治疗。
儿童烧伤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可能带来长期的心理创伤。因此,家长不仅要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更要重视预防工作。通过科学的预防和及时的救治,我们可以为孩子们筑起一道安全屏障,守护他们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