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生这样吃:补肾驱寒食物与8类药物禁忌
冬季养生这样吃:补肾驱寒食物与8类药物禁忌
随着冬季的到来,养生保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这个寒冷的季节,合理用药和饮食调理对于保持身体健康尤为重要。本文将为您介绍冬季养生的饮食建议,并重点探讨常见药物的饮食禁忌,帮助您安全用药,健康过冬。
冬季养生的饮食建议
小寒一到,马上就要进入三九天了,这意味着一年中最寒冷的阶段到来了。按照中医理论,这个时候是“阴邪”最盛的时候,此时防寒保暖是养生的关键。到了小寒节气,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昨日,记者就此采访了福州市中医院药学部副主任中药师林娟。
饮食养生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小寒天气寒冷,人体热量消耗大,抵抗力下降,阳气易受损,饮食应以补肾驱寒为主。此时可多食羊肉、牛肉、山药、黑豆、黑芝麻、核桃、黑木耳、香菇、鹌鹑蛋、花生、板栗等益肾食物。
起居养生
小寒时节要继续遵循冬季“早卧晚起”的养生原则,适当早睡晚起有利于阳气潜藏和阴精蓄积,这样才能维持机体阴阳平衡。
勤晒太阳
冬季晒太阳即是做“天灸”,静中补阳,可让人精气神充盈饱满起来。
适量运动
适当运动可助养阳气,选择慢跑、八段锦、太极拳为佳,避免过量活动。
围炉忌燥
近年来,“围炉品茶”、烧烤、火锅很受欢迎,但冬季本就干燥,围炉更易感燥邪,应注意少食辛辣上火之品,多食水果、蔬菜,如橙子、梨子、苹果、白萝卜、莲藕、白菜等。空气干燥的室内应当适当加湿,可以在室内放置清水或者喷洒清水,增加空气湿度。
最后,林娟提醒,小寒节气,阳气潜伏,还要注意在精神上宜静神少虑、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
常见药物的饮食禁忌
药物在被吸收的同时,也与体内的食物互相作用并影响着。因此,为了防止药效打折甚至出现不必要的不良反应,您应该了解正在服用的药物有哪些饮食禁忌。
西药
茶——黄连素:茶水中含有约10%鞣质,鞣质在人体内分解成鞣酸,鞣酸会沉淀黄连素中的生物碱,大大降低其药效。因此,服用黄连素前后2小时内不能饮茶。
咖啡、可乐——布洛芬:布洛芬对胃黏膜有较大刺激性,咖啡中及可乐中含有的咖啡因都会刺激胃酸分泌,所以会加剧布洛芬对胃黏膜的刺激作用。
热水——多酶片:酶是多酶片等助消化类药物的有效成分,酶这种活性蛋白质遇热水后易凝固变性,失去应有的助消化作用,因此服用多酶片时最好用低温水送服。
菠菜——钙片:菠菜中含有大量草酸钾,进入人体后电解出的草酸根离子会沉淀钙离子,不仅妨碍人体吸收钙,还容易生成草酸钙结石。建议服用钙片前后2小时内不要进食菠菜,或先将菠菜煮一下,待草酸钾溶解于水,将水倒掉后再食用。
奶酪、肉制品——抗过敏药:服用抗过敏药物期间忌食奶酪、肉制品等富含组氨酸的食物。因为组氨酸在人体内会转化为组织胺,而抗过敏药抑制组织胺分解,因此造成人体内组织胺蓄积,诱发头晕、头痛、心慌等不适症状。
牛奶——止泻药:服用止泻药物,不宜饮用牛奶。牛奶不仅降低止泻药药效,其含有的乳糖成分可能加重腹泻症状。
香蕉、橘子——利尿剂:服用螺内酯期间,钾会在血液中滞留。若同时再吃富含钾的香蕉、橘子,体内钾蓄积更加严重,易诱发心脏、血压方面的并发症。
西柚汁——多种药:服用多种药期间不能饮用西柚(葡萄柚)汁,最好注意说明书和咨询医生、药师。因为西柚汁中成分会影响某些药物,如硝苯地平、维拉帕米、他汀类、环孢素等所对应的代谢酶或转运蛋白的功能,从而造成血液中药物浓度过高或过低,副作用风险增加。
中药
不要喝浓茶:茶叶里含有鞣酸,与中药同服时会影响人体对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吸收,减低疗效。
不宜吃萝卜:因萝卜有消食、破气等功效,特别是服用人参等滋补类中药时,吃萝卜会降低补药的效果,影响药物的补益作用。
宜忌生、冷、油腻:生、冷类食物刺激胃肠,影响胃肠对药物的吸收,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和吸收,而且油腻食物与药物混合,更能阻碍胃肠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从而降低疗效。
冬季养生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注意合理用药,也要注重饮食调理。通过了解药物与饮食的相互作用,我们可以更好地发挥药物疗效,避免不必要的不良反应。同时,合理的饮食结构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希望大家都能度过一个健康、温暖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