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获评生态文明示范区,生态旅游迎爆发式增长
伊春获评生态文明示范区,生态旅游迎爆发式增长
伊春市,这座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的小兴安岭腹地的城市,正以其独特的森林生态资源和创新的旅游发展模式,成为我国北方生态旅游的新热点。2023年,伊春市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这标志着该市在生态保护方面的努力得到了权威认可。与此同时,伊春市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通过举办各类文旅活动和推出旅游精品路线,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无论是夏季的避暑胜地还是四季皆宜的森林景观,伊春市正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旅游新热点。
生态保护: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
伊春市拥有400万公顷的浩瀚林海,是全国重点国有林区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被誉为“祖国林都”“红松故乡”“天然氧吧”。近年来,伊春市大力实施生态振兴计划,将全域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作为引领性工程。2021年3月,伊春组建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聘请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进行顶层设计,建立“月例会”“周调度”机制,细化分解任务,层层压实责任,如今36项创建指标全部达标,全市生态空间格局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森林生态功能持续恢复,进一步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
伊春划定生态保护红线1.5万平方公里,接近市域总面积的一半,构建起“1+61”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管控体系,2023年完成森林湿地保护修复综合治理项目19.68万亩,小兴安岭林区野生动植物数量持续增加,消失几十年的野生东北虎重现踪迹。2021年,伊春设立“伊春生态日”,已成功举办两届系列活动,实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共赢。
伊春持续深化重点国有林区改革,推动森工企业聚焦森林资源保护经营主责主业,实现生态共治、资源共享、产业共建、民生共保。建立“林长+河湖长+田长”联动机制,“三到位、全覆盖”森林资源源头管理做法在全国推广。
旅游发展:从“一地一季”到“全域全季”
伊春市充分发挥其独特的森林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推动旅游产业从单一季节向全年四季转变,从局部景点向全域覆盖转变。
2024年,伊春市特色生态旅游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接待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53%、76%。为了满足游客需求,中心城区引进7家品牌酒店,20多家民宿。积极推进14个村场民宿试点建设。充分发挥主城区的综合优势,全链条布局“吃住行游购娱”产业。叫响全国首批龙江唯一一个“避暑消夏好去处”的全国性品牌。
伊春市扎实开展冬季冰雪旅游“百日行动”,围绕打造“中国·伊春国际森林冰雪运动目的地”和“中国·伊春国际森林冰雪旅游度假胜地”,升级研发特色鲜明、风格时尚、功能多元的冰雪游乐项目,有计划、分批次地推出。有力推动区域冰雪产业提档升级和规模集聚发展,呈现了一个不一样的伊春之冬。
作为全国“冰雪旅游十佳节庆”活动,“第十四届中国·伊春森林冰雪欢乐季”将持续至3月31日,陆续开展五大板块、80余项活动,推出“五大产品、十条线路、十五处打卡地”等冬季旅游亮点业态,形成全民参与、各具特色、高潮迭起的冬季旅游氛围,全方位展现伊春全新冰雪业态和消费体验新场景。
创新驱动:制度创新与服务升级双轮驱动
伊春市在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提升服务质量,为旅游发展注入新动力。
制度创新:设立“伊春生态日”和“伊春冰雪日”,推动生态保护和旅游发展制度化、常态化。建立智慧林业指挥系统,实现森林资源的智能化管理。推出“林都号”高端旅游列车,创新旅游交通方式。
服务创新:实施“宠客伊春”服务提升行动,通过增设“游客小驿站”、设立“宠客联盟服务热线”、组建“宠客伊美”爱心助游车队等措施,全面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开展涉旅从业人员专项培训,推动服务标准化。
产品创新:开发“森林版”冰雪旅游产品,推出森林冰瀑、雪地温泉等特色项目。打造“五大产品、十条线路、十五处打卡地”,满足不同游客需求。推动“气象+旅游”融合发展,提升旅游体验。
未来展望:持续打造生态旅游新高地
伊春市在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双赢道路上,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伊春市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进一步优化生态空间格局,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增强森林生态功能。同时,伊春市将不断创新旅游发展模式,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持续努力,伊春市将打造成为全国领先的生态旅游目的地,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旅游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伊春市的成功经验表明,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并非对立关系,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通过科学规划、制度创新和产业升级,完全可以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局面。伊春市的实践,为我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