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成都绿色公交场站建设:光伏+与智慧化双轮驱动
南京成都绿色公交场站建设:光伏+与智慧化双轮驱动
公交场站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基础设施,其绿色化、智能化改造对于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南京和成都两市在绿色公交场站建设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
南京公交:光伏+模式引领绿色创新
南京公交在绿色场站建设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2024年9月,由南京公交集团与华润燃气集团共同打造的国内首座“光储充服”一体化公交充能驿站在卡子门正式投用。该场站集光伏发电、储能、汽车充电、综合服务于一体,不仅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充电服务,还为市民和游客打造了一个便捷的出行服务站。
场站内建有1套装机功率为35千瓦的光伏雨棚,同步配置10千瓦时储能柜储存光伏电能,全年可提供约3.5万度绿电。智能充电区设置了8个充电桩,可以同时为11辆新能源汽车充电。此外,场站还设置了女性友好车位,并将“退役”公交车改造成文创特色小铺,提供休息和DIY服务,汇集了华润集团旗下多款明星产品以及南京特色文创商品。
除了卡子门公交充能驿站,南京公交还在马群停保场实施了光伏发电项目。该项目采取“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充分利用屋顶、空地等空间资源载体建设光伏项目,有效减少日常生产办公用电。据南京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马群停保场光伏项目每年可节省电费20.5万元,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南京公交还积极探索“错峰充电”模式,陆续在雨花、西水湾、宁滁换乘中心、方舟桥、马群充电站开展错峰公交车夜间充电工作。通过合理安排充电时间,在确保线路正常运营生产的情况下,采取“避峰就谷”充电方式,有效实现降本增效,每年可节约近400万元。目前,南京公交新能源车辆占比已达91.38%,并推出了“共享充电桩、共享充电宝、共享停车场”等创新举措,进一步便利市民生活。
成都公交:智慧升级提升出行体验
成都公交则在智慧化改造和便民服务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2024年,成都公交按照“一站一策”原则,对万年场公交站进行了升级改造。升级后的公交站不仅后移了70米以优化交通流线,还配备了无线充电、自助储物柜等便民设施,让出行更加贴心便捷。
市民乘客可通过候车亭服务屏,清晰直观地了解等候车辆到站时间、车辆位置、拥挤度等出行信息,合理安排出行计划。同时,成都公交还注重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通过站点微调整、片区线网优化、巴士换乘站建设等举措,以“小调整”实现“大成效”。截至目前,纳入成都市已公布的第一批27个堵点治理任务清单已全面完成。
在万家湾公交枢纽站,成都公交创新性地建立了全市首个再生水清洗点位,为市民提供“停车+洗车+充电”一站式服务。这一举措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还提升了公交场站的服务功能,让市民出行更加便捷。
对比分析:异同与启示
南京和成都的绿色公交场站建设各有特色:
南京侧重于“光伏+”模式的创新应用,通过光伏发电、储能和充电一体化,实现了能源的自给自足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其“光储充服”一体化模式为国内首创,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
成都则更注重智慧化改造和便民服务的提升,通过“一站一策”的精细化管理,优化了公交站点布局和交通流线,提升了市民出行体验。再生水洗车等创新举措也体现了绿色发展的理念。
两个城市的实践都体现了绿色公交场站建设的两个重要方向:能源利用的绿色化和出行服务的智能化。南京的“光伏+”模式为公交场站的能源自给提供了可行方案,而成都的智慧化改造则为提升公交出行体验提供了有益经验。
结语:绿色公交场站建设的未来展望
南京和成都的绿色公交场站建设实践,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智能化水平的提升,绿色公交场站将在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持续的创新和优化,公交场站不仅能够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还能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出行服务,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