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裕民银行年报逾期未出,2022年现"增收不增利"困境
江西裕民银行年报逾期未出,2022年现"增收不增利"困境
随着年报季的结束,商业银行的经营情况逐渐浮出水面。然而,在19家民营银行中,江西裕民银行却成为了一个例外——截至2024年5月23日,该行仍未在官网披露2023年年报。作为江西省首家、全国第18家民营银行,江西裕民银行在2022年便已呈现出"增收不增利"和资产质量承压的情况。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这家民营银行"新兵"如何走出差异化发展之路,值得关注。
年报"迟到"
不同于其他银行在2023年4月底披露前一年度业绩数据,截至2024年5月23日,江西裕民银行官网仍难觅2023年年报的身影。作为江西省首家、全国第18家民营银行,江西裕民银行于2019年5月20日获批筹建,同年9月27日获准开业。
翻看过往的业绩数据,2022年江西裕民银行营业收入有所增长,实现营业收入5.42亿元,同比增长29.01%。然而,由于营业支出增加等因素的影响,该行实现利润总额0.33亿元,同比下滑超52%;净利润0.5亿元,同比下滑19.03%,呈现出"增收不增利"的局面。同时,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由正转负,为-2.22亿元,上年同期为0.09亿元。
资产质量压力也有所上升。截至2022年末,江西裕民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由上年末的0.54%上升至1.24%,增长了0.7个百分点。同时,拨备覆盖率从上年末的542.95%大幅降至331.64%,下降超200个百分点,这意味着该行为应对潜在的不良贷款损失而计提的准备金减少,风控能力面临挑战。
知名经济学者盘和林表示,江西裕民银行最新业绩数据"迟到"的原因可能有多种,包括业绩不佳或银行与审计事务所在内控方面存在分歧。北京寻真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德悦则指出,导致银行年报"难产"的原因可能包括内部管理效率低下或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不足等。
产品体系待扩容
江西裕民银行将自身定位为小微银行,主要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业、城乡居民提供普惠金融服务。该行的产品体系围绕存款和贷款两大核心业务展开。
在存款产品方面,该行开拓了精选存款和定期储蓄板块,精选存款主要为客户提供2年期、3年期定期储蓄产品,可提前支取;定期储蓄覆盖3个月、6个月、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存款产品。在存款利率集体下调的背景下,江西裕民银行也自2024年2月5日起调整部分人民币存款利率,2年期定期存款由2.65%调整为2.3%,3年期定期存款由3.1%调整为2.75%,5年期定期存款由3.6%调整为2.8%。
贷款产品分别面向企业和个人,B端客户贷款主要涵盖"商裕贷""惠裕贷""速裕贷"三类,三款产品最高贷款额度分别为200万元、500万元、500万元,主要服务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针对C端客户,江西裕民银行则推出了"金裕贷""同裕贷""农户贷""山茶花开贷"等产品,最高贷款额度20万—50万元不等。
然而,与其他民营银行相比,江西裕民银行的产品体系仍显单一。律师王德悦指出,该行产品种类相对单一,缺乏针对不同客户群体设计的差异化产品。贷款产品方面,高额度和特定领域的集中投放可能带来较高的信用风险和行业集中度风险。
差异化道路如何走?
为了获客、揽客,江西裕民银行尝试构建自营流量生态,推出了"积分兑换福利"活动。客户需要通过完成任务获得积分,例如,每天在App或小程序参与签到即可获得裕圆;"逛逛整存整取""完成金裕贷授信""缴纳生活费"等任务也可以获得裕圆奖励。
除了搭建自营渠道建设之外,江西裕民银行还与一些助贷机构合作。不过,在合作展业过程中,也存在用户投诉"槽点"。在黑猫平台搜索相关词条可以看到,在和助贷机构合作的过程中,该行被多位用户投诉存在暴力催收、无故扣费等情形。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股份制银行等三类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通知》要求,股份制银行、城商行、民营银行应审慎设定互联网贷款业务总规模与结构分布等指标,避免过度依赖单一类别的互联网贷款业务或单一合作机构。
分析人士指出,监管"紧箍咒"下,江西裕民银行更应审慎评估互联网贷款的市场环境,走好合规发展之路。江西裕民银行应重点优化现有的产品和服务结构,以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需求。在产品设计上,应更注重客户的实际需求,提供具有针对性的金融解决方案;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通过加强培训、完善考核机制等方式,确保员工能够为客户提供专业、高效的服务。
本文原文来自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