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三星堆考古新发现:揭秘3000年前古蜀国的城市规划与文明密码

创作时间:
2025-01-22 05:18:5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三星堆考古新发现:揭秘3000年前古蜀国的城市规划与文明密码

2024年7月,三星堆遗址再次传来重大考古发现。经过2022年至2024年的持续发掘,考古工作者在三星堆遗址上新发现高等级建筑基址、灰坑、灰沟、石器生产加工相关堆积等各类遗迹四百多处,出土陶器、玉器、石器等四千多件。这些发现不仅填补了三星堆考古的空白,更为我们揭示了3000多年前古蜀国高度发达的城市文明。

01

首次发现手工业作坊

此次最重要的发现之一是首次确认了玉石器作坊的存在。新出土的文物包括玉石器坯料、废料、成品、半成品,许多玉石器上还有明显的加工痕迹。考古学家在遗址中发现了集中分布的玛瑙籽料坑、石器原料堆积、石器坯料堆积、石器废料堆积、玉石器残片堆积、石斧成品坑等,这些遗迹代表了玉石器生产加工的不同环节,初步确认为玉石器作坊。

这一发现意义重大,它不仅为三星堆大量出土的精美玉石器找到了“生产车间”,还为我们理解三星堆文明的经济基础提供了重要线索。玉石器作坊位于距离三星堆8个祭祀坑以北约一公里处,距离1927年首次被发现的三星堆燕家院子玉石器坑直线距离不到100米。作坊内出土的一件阳刻侧身玉人像,头戴冠帽、橄榄形眼、高鼻梁、大嘴巴,生动的形象和精美的工艺与长江中游后石家河文化中的玉人(神)像如出一辙,进一步证实了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

02

古城布局之谜

此次考古发现进一步明确了三星堆古城的城市规划布局。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面积约12平方公里,遗址的核心区域是一座古城,四周建有高大的城墙。虽然城墙部分区段在历史上已经遭到破坏,但考古学家根据对现存城墙的勘探,仍复原出城址的基本格局:三星堆古城城址面积约3.6平方公里,呈西北-东南走向。

这一布局绝非偶然。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遗址工作站副站长许丹阳介绍,这种布局是古蜀先民适应当地地理环境的结果,参考了当时的自然山川走势。三星堆古城的主轴线方向为西北-东南走向,这与之前发现的青关山宫殿,以及2022年至2024年新发现的高等级建筑基址和玉石器作坊的朝向完全一致。坑内文物的摆放方位也与整个三星堆古城的朝向基本保持一致。

三星堆古城的规划布局体现了古蜀先民的智慧。城邑北依沱江的支流鸭子河,马牧河从城内蜿蜒而过,将古城划分为南、北两部分。北边分布着宫殿区和手工业作坊区,南边为祭祀区。东、西两侧设有水门,多座城门和出入城门的道路将都城与周边地区紧密相连。这种布局既便于生产生活取水用水,又便于利用水路对外联系,展现了古蜀先民先进的城市营建思想。

03

揭示古蜀文明新面貌

新发现的建筑基址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关于三星堆社会结构的信息。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些大型建筑的基础,其中一座建筑的面积大约150至200平方米,虽然比之前发现的三星堆青关山宫殿要小,但也不是普通民居,应为当时高等级人群使用的建筑。这些建筑的营造方式很丰富,15个椭圆形的磉墩,填埋红烧土碎块,有的混入大量小颗的玛瑙籽料,共同构成柱洞式大型建筑的基础。

这些考古发现进一步证明了三星堆文明的发达程度。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大量精美玉石器,不仅器形丰富、数量庞大,而且蕴含着夏商周时期“以玉礼天”的文化内涵。这表明三星堆文明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中原文明和其他区域文明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04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实证

三星堆考古新发现再次证明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三星堆的玉器种类、形态和用法与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具有相似性,这不仅体现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证实了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

继良渚、二里头等早期都城遗址之后,三星堆古城布局规划的考古发现和研究,又一次展现了中国古人在城市规划上的智慧和实践能力。这些发现为我们理解中国古代城市文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进一步研究三星堆文明的起源、发展和衰落提供了重要线索。

随着考古工作的持续深入,相信三星堆遗址还将带给我们更多惊喜,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这段神秘而辉煌的历史。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