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货节:9000万营业额创新高,数字化成消费新引擎
2025年货节:9000万营业额创新高,数字化成消费新引擎
1月7日,2025全国网上年货节正式拉开帷幕,这场持续到2月5日的消费盛宴,不仅为百姓带来了丰富的购物体验,更为各地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场全国性网络促消费活动,本次年货节以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创新多元消费场景,营造浓厚节日氛围,掀起了一轮消费热潮。
政策引领,多地联动创新消费场景
商务部会同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共同指导举办此次年货节。各地积极响应,推出各具特色的配套活动。例如,深圳以“网上嘉年华,年货合家欢”为主题,推出三大新春主题活动;江西则推出140余场配套活动,通过电商、直播等渠道推广赣品年礼。
消费旺盛,市场热度持续攀升
年货节期间,各地消费市场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在义乌国际商贸城,来自100多个国家的约15万种商品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选择。据统计,2024年12月28日至2025年1月5日举行的“嗨购年货节”期间,营业额超过9000万元,车流量、人流量均创历史新高。
创新驱动,数字服务拓展消费新场景
数字化成为本次年货节的一大亮点。例如,中国—东盟特色商品汇聚中心采用“线上数字化平台+线下展馆”相结合的方式,搭建起中国与东盟、RCEP其他成员国乃至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线上线下经贸往来的一站式首选平台。此外,多地还通过直播带货、全品类好物促销等方式,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的购物体验。
政策支持,激发消费潜力
为充分释放消费潜力,各地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例如,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多个城市延续了2024年的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并进一步扩大补贴范围。同时,多地还推出各类优惠券、折扣活动,为消费者带来更多实惠。
非遗文化,增添年味新体验
随着春节申遗成功,非遗元素成为年货市场的新亮点。天津泥人张推出“福运满满上上签”书签文创年货,义乌推出融入蛇年元素的原创红包设计,广西六堡茶推出节庆礼盒产品,这些富有文化内涵的年货深受消费者青睐。
全球好物,一站式购齐
年货节期间,各地积极引进全球优质商品。在浙江义乌,格鲁吉亚红酒、西班牙火腿、土耳其坚果等进口商品琳琅满目。广西则借助毗邻东盟的区位优势,大力推广东盟进口水果等商品。据统计,近半个月以来,东盟进口龙眼交易量达1920吨,智利进口车厘子交易量高达2540吨,较去年12月下旬上涨119%。
年货节不仅是一场消费盛宴,更是观察全年消费韧性和活力的重要窗口。通过创新消费场景、优化消费体验、释放消费潜力,2025全国网上年货节为地方经济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全年消费市场的蓬勃发展开了一个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