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生活、中西医结合,专家详解心脏早搏防治方案
调生活、中西医结合,专家详解心脏早搏防治方案
心脏早搏,也称期前收缩或过早搏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现象。它表现为心脏在正常节律中提前发生一次跳动,随后可能有一段短暂的停顿感。心脏早搏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生理因素(如情绪激动、神经紧张、疲劳、消化不良、过度吸烟、饮酒等)、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及心脏器质性病变等。
心脏早搏的危害不容忽视。频繁的早搏可能诱发更严重的心律问题,如房颤或室性心动过速;长期存在可能降低心脏泵血效率,导致胸闷、乏力等症状;还可能改变血液流动状态,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进而威胁重要器官。
那么,如何有效预防心脏早搏呢?陆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刘春萍为我们提供了以下建议:
调整生活方式
合理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良好的睡眠有助于维持心脏的正常节律,减少早搏的发生。
适度运动: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瑜伽等,以增强心脏健康。但要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健康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这有助于维持心脏健康,预防早搏。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肥胖。肥胖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心脏节律异常。
戒烟限酒: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都会刺激心脏,增加早搏的风险。
避免刺激性食物:减少摄入辛辣、浓茶、浓咖啡等刺激性食物,这些都可能对心脏产生不良影响。
管理压力:学会合理释放压力,保持情绪稳定。过度的精神压力和情绪波动都可能诱发早搏。
中西医结合治疗
西医治疗:对于症状明显的患者,可采用药物治疗(如β受体阻滞剂等抗心律失常药物)或导管消融术。这些治疗方法能有效控制早搏,改善心脏功能。
中医治疗:中医治疗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通过调整阴阳平衡、扶正祛邪来达到治疗目的。常用的中成药包括参松养心胶囊、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等,这些药物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中医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采用不同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例如,心气不足者可选用五味子汤加减,心阳不振者可选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等。
定期检查
如果出现心悸、胸闷、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心电图、心脏超声等),以确定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已确诊的早搏患者,应遵医嘱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心脏早搏虽然常见,但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调整和必要的医疗干预,大多数患者都能得到有效控制。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注心脏健康,预防早搏,享受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