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声:正兵团级干部中的唯一开国大将
王树声:正兵团级干部中的唯一开国大将
在10位开国大将中,王树声是一位非常特殊的存在。他虽然长期担任副职,但凭借在鄂豫皖根据地、红四方面军以及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卓越贡献,最终从正兵团级干部中脱颖而出,被授予大将军衔。本文将深入探讨王树声成为开国大将的特殊原因。
特殊的军事生涯
王树声的军事生涯有几个显著特点:
战争年代起点很高,但很少担任正职
王树声出身于鄂豫皖根据地的源头——黄麻起义。在土地革命时期,他是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总指挥为徐向前);抗战时期担任太行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为刘伯承);解放战争时期担任中原(湖北)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为李先念)。多次因特殊原因职位大起大落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王树声因病从徐向前的副手转任教导团团长;抗战后期,他从刘伯承的副手变身豫西军区创始人;中原突围后,他又从大战略区副手变为鄂西北军区主官;刘邓重建中原军区时,他担任鄂豫军区司令员。正兵团级干部中唯一的大将
1952年评级时,王树声是36位正兵团级干部之一,与昔日下属许世友、陈再道、陈锡联等人在同一水平线。但在授衔时,他与许光达成为仅有的两位正兵团级大将。
被授予大将的原因
王树声能够超越许世友等人被授予大将,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鄂豫皖根据地时期的辉煌履历
王树声是湖北麻城人,21岁就加入组织,领导农民武装斗争。他指挥农军取得破寨岗、癞痢寨、扬泗寨等战斗的胜利,歼灭地主武装4000余人。在鄂豫皖根据地,他创造了以1个师打败敌军4个师的辉煌战绩。担任过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
从鄂豫皖转战川陕根据地后,王树声在激战漫川关、反田颂尧6万大军“三路围攻”的战斗中表现突出,升任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成为徐向前的副手。红四方面军仅存的首任军长之一
红四方面军的发展经历了4个重要时期,先后有16位军长,其中10位资历很老,只有王树声和徐海东活到了建国以后。抗战和解放时期的特殊贡献
全面抗战时期,王树声在晋冀豫军区、太行军区担任副司令员,主要负责根据地和后方梯队建设。抗战后期,他开辟豫西根据地,创建了联系新四军和八路军的河南军区。新中国成立前夕,他与李先念、王宏坤一起组建湖北军区。
评级与授衔
1952年干部评级时,王树声、许光达和34位高级将领被评为正兵团级,包括萧克、王震、张宗逊、许世友、刘亚楼、杨得志、王宏坤、陈锡联、周士第等名将。三年后,这36位正兵团级中,有33人被授予开国上将,评衔小组成员之一的徐立清多次辞让,最终授中将,只有红四代表王树声和红二代表许光达成为开国大将。
幸运因素
王树声评大将还有一个幸运因素:红25军被单列出来,和红一、红二、红四三大红军主力并列。红25军虽然源自鄂豫皖,但徐海东和红25军不仅在鄂豫皖站稳了脚跟,还单独长征到达陕北,给中央红军铺好了垫脚石。正因为红25军单独列出,王树声在大将评选中就十分特殊。加上大将级别的红30军政委李先念、红15军团政委程子华都离开了军队,王树声入选开国大将就更加必要了。
王树声与许光达
程子华
参考资料:
1.《大授衔》,关河五十州著,现代出版社
2.《红四方面军》,少华等,湖南人民出版社
3.《土地革命战争大参考》,李毅仁等编著,中国言实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