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晋城府城关帝庙:八百年古建遗存,四根故事石柱展现宋代工艺

创作时间:
2025-01-21 19:24:5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晋城府城关帝庙:八百年古建遗存,四根故事石柱展现宋代工艺

府城关帝庙,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金村镇府城村,是一座具有近800年历史的古建筑群。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府城关帝庙不仅展现了精湛的建筑艺术,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


府城关帝庙创建于宋庆元元年(1195年),乾隆年间多次重修,占地面积4200平方米,加上三义殿后以月门相通的外院各小庙,总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大小殿堂160余楹。



府城关帝庙坐北朝南,随青龙岗地势而建,自山门起,各院渐次升高。平面布置为四进院落,每院院心东西宽约26.9米,南北长约15.14米,又分上、下两院,高低错落,被称为“四进八叠”。

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为舞楼、过厅、头道山门、二道月门、关爷殿、三义殿,东西配殿、碑廊、两庑厢房鳞次栉比。


府城关帝庙石雕和木雕装饰比较突出,为研究府城关帝庙的文物历史以及书法艺术提供了翔实可靠的历史依据,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2013年3月5日,府城关帝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府城关帝庙创建于宋庆元元年(1195年)。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重修府城关帝庙。

府城关帝庙坐北朝南,随青龙岗地势而建,自山门起,各院渐次升高,布局严谨。平面布置为四进院落,每院院心东西宽约26.9米,南北长约15.14米,又分上、下两院,高低错落,因此被称为“四进八叠”。

关帝庙占地面积4200平方米,加上三义殿后以月门相通的外院各小庙,总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大小殿堂160余楹。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为舞楼、过厅、头道山门、二道月门、关爷殿、三义殿,东西配殿、碑廊、两庑厢房鳞次栉比。

府城关帝庙正门与舞楼合建为一座二层楼阁,正门上嵌一石匾,“气撼山岳”四个黑底金字。石匾上方是《中国文物》杂志主编周飞题赠的“华北第一景”。舞楼阁东西两侧是碑亭,宋、元碑已无存,只有明、清两代26通古碑,分列于十问碑亭之内的墙上。

除《重修府城关帝庙碑记》,记寺庙沿革外,其余均为布施、功德碑,记载了社会各界捐资维修古庙的功绩。碑文刻字有真、草、隶、篆多种字体。

府城关帝庙前院东西有迎仙楼、赏月楼,斗拱飞檐,雕梁画栋,与两侧八角形钟、鼓二楼遥相呼应。正中台阶上是山门,立四根方形石雕廊柱,上刻楹联。石柱两侧门廓旁,蹲坐有石狮。

过山门,入三院,正对是关帝殿。殿前左侧石阶下原有松树一珠,枝叶遮满全院。古松现已不存,在古松的遗址上又植了一颗幼松。

府城关帝庙关帝殿位于三进院的中轴线上,建于砖砌台基上,台基高1.3米,面积125.8平方米。大殿面阔三间,进深八椽,单檐悬山式顶、九架前廊式建筑。殿内梁架采用七架梁对前后单步梁,通檐用四柱。

前檐施五踩双下昂斗拱,后檐施三踩单昂斗拱,均为如意式。柱间施有镂空雕吉祥花卉图案。前檐一椽为廊。大殿门楣上悬挂“大义参天”金字横匾,殿内供有丈余高的关公金脸坐像。关平、周仓塑像分立两侧。

府城关帝庙关帝殿东侧有大佛殿、包公殿;西侧有五侯殿、月老殿。过月门入后院,正面为三义殿,两偏殿老君殿、鲁班殿。两边厢房,东侧由北向南依次为:龙王殿、文昌殿、天师民殿、灵官殿;西侧由北向南依次为:风王殿、奶奶殿、八仙殿、药王殿。

府城关帝庙三义殿位于中轴线最后端,砖砌台基高0.47米。大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七架前廊式建筑。殿内梁架采用七架梁对前单步梁通檐用三柱方式结架。前檐柱头施五踩单下昂斗拱,平身科施斜拱。前檐装修已为近人改制。

文物遗存:山门石柱楹联

府城关帝庙山门在二院与三院之间,山门立有四根青石方形廊柱,柱高约6米,柱粗周长1米,石质光滑细腻,颜色如墨玉。四根石柱上雕刻着两副楹联,分别为:“丹心耀日为忠为义馨香俎豆传千秋,峻德参天乃武乃文赫濯声灵昭万古”;“史书存正统征吴伐魏煌煌大义合上下而同流,炎鼎续三分挂印封金缆烷丹诚并升恒而永曜”。楹联歌颂关公的品德和功绩,书法端庄古朴,苍劲有力。

石柱两侧门廊旁,有四只形态逼真、神态各异的石狮蹲坐,远看不失凶猛和威严,近观又有栩栩如生、造型生动、线条流畅、刻工精巧。

关帝殿前廊有四根石质盘龙廊柱,置于木雕月梁斗拱下。柱高丈余,合围三尺。在四根石柱体上,雕刻着十条大小不一的镂空巨龙。龙体形态各异,或盘绕,或腾跃,上下翻飞。

盘龙间穿插雕有八仙过海、电母风伯、雷公雨师等。支撑滚龙柱的底座是四只凶猛圆雕石狮,与巨龙辉映。这些石柱尽管经历了800多年的沧桑风雨,但至今仍然棱角分明。西边第二根滚龙柱底座的宝狮身上,镌刻着大篆“庆元”、行草“乙卯仲秋”,楷书“迁美之印”等石刻字迹。

三义殿人物柱:三义殿最有价值、最为精美的是前廊的四根人物石柱。石柱柱础为二层,下层为楼阁式雕刻,上层置盘龙石鼓。柱身雕刻均分为四层,采用镂空雕、浮雕、线雕、立雕等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将中国上至周朝、下至唐代的300多个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人物,精雕细刻地浓缩于四根石柱之上,人物造型虽不足半尺,但眉眼鼻口、衣饰花纹,细致逼真。

廊前的4根石柱,是“故事柱”,由东向西分别是《郭子仪拜寿》、《瓦岗寨》、《姜太公钓鱼》和《张公艺九世同堂》,这是关帝庙石雕的精华区

东边第一根柱上刻的是《郭子仪拜寿》:盛唐大将军郭子仪家族兴旺、子孙众多,七子八婿“皆显贵于朝廷”

这一日郭令公70大寿,端坐堂上,七子八婿一起来拜寿,盈门的官员、女眷,奔走上菜的家丁、童子,吹拉弹唱的戏班子,,,郭府热闹非凡

鼓乐喧天

第二根柱上说的是隋朝末年起义的《瓦岗寨》,城墙之上,是翟让、李密,还是程咬金、秦琼、罗成?

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中间那个抱着酒葫芦奔来的是谁?

大王派我来巡山

第三根柱子《姜太公钓鱼》,姜太公凤鸣岐山,封神榜里的各路神仙纷纷来助阵

还有展翅的雷霆子、遁土的土行孙,兴致勃勃一个个找到,满满发现的乐趣

最西面的柱上,雕刻着盛唐时期百岁老人《张公艺九世同堂》的故事

张公艺是山东寿张县人,为人宽宏,治家有方,张氏一族是当地名门望族,九世同堂,家庭和睦,北齐、隋唐的皇帝都曾派使臣赐旌旗、匾额,以示表彰

一次,唐高宗去泰山封禅返京,驾临张宅,问张公艺何能九世同居,张公艺回禀:民子世代承家训,宽厚仁慈传子孙,坦诚公正待事务,时刻常思一个"忍",言毕取出笔纸,书百"忍"字献上,高宗赞赏,亲题"百忍堂"三字赐给张公,柱子上雕刻的就是这一段

看这边,大孩子拖着小宝宝的小车嬉戏,母亲从帘后笑眯眯地探出头来,满院里脆生生的笑声

看那边,皮孙子爬上了柱子,小丫鬟搀着的老祖母正在唤他下来,小孙子身手敏捷,老祖母富态慈祥

满柱子其乐融融

还有这些瞬间,忘了是哪根柱上的了

一个在看书,一个相着袖筒在打盹,冬天的阳光暖洋洋地落在他们身上

一个壮实的庄稼汉推着手推车,车上坐着他媳妇儿

路边几个驻足的老人,笑出满脸慈祥的皱纹

一对老夫妻倚门而望,是在等推着媳妇回家的壮汉儿子么?

础石也雕得很精细,一匹小马、一只小羊认真地啃着自己的小脚丫,动感十足,满满童趣

这只小狮子,在石墩子里钻进钻出地嬉戏,让人想起兜着圈儿追逐自己尾巴的小狗

文物价值

府城关帝庙滚龙柱底座的宝狮身上,镌刻着大篆“庆元”、行草“乙卯仲秋”,楷书“迁美之印”等石刻字迹,为研究府城关帝庙的文物历史以及书法艺术提供了翔实可靠的历史依据。府城关帝庙石雕和木雕装饰比较突出,工艺精良,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保护措施

2013年3月5日,府城关帝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