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重装甲配88炮,虎式坦克如何改写二战坦克战
厚重装甲配88炮,虎式坦克如何改写二战坦克战
虎式重型坦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最具代表性的坦克之一,以其强大的火力和厚重的装甲闻名于世。本文将详细探讨这款传奇坦克的发展历程、技术特点及其在战场上的表现。
1935年3月,在废除《凡尔赛条约》后,德国军方对现有三号和四号坦克的性能不再满足,开始着手开发新型重型坦克。10月,亨舍尔公司受命研制供重型坦克使用的小体积、大功率发动机,新型坦克被命名为六号突破战车1型。然而,最初的方案基本就是四号坦克的改进版,仅制造了一辆底盘。
1938年9月,突破战车2型开始研制,虽然在设计上有所改进,但仍未突破三号和四号坦克的设计框架。直到1940年入侵法国的作战中,德军坦克在火力和装甲上的弱点暴露无遗,装备重型坦克的要求变得空前迫切。
在新式重型坦克的火炮口径问题上,元首和陆军武器局产生了分歧。元首倾向于大口径火炮和厚重装甲,而武器局则担心过重的坦克会影响机动性和部署。最终,亨舍尔公司被要求开发36吨级的第四代六号坦克,要求装甲正面厚100毫米,侧面厚60毫米,最高时速40公里,搭载能在1400米距离上击穿100毫米装甲的火炮。
亨舍尔公司针对VK3001H进行了改进,采用了800毫米直径的负重轮和整体式车体结构。然而,由于锥膛炮被禁止装备坦克,亨舍尔公司被迫在短时间内开发能搭载88毫米主炮的底盘。与此同时,保时捷公司也在独立开发重型坦克。
经过一系列测试和竞争,亨舍尔公司的VK4501H最终胜出。1942年8月,第一辆量产的虎式坦克E型开始生产。虎式坦克装备了88毫米KwK 36 L/56火炮,采用了厚重的装甲设计,正面装甲厚达102毫米,炮盾装甲厚135-150毫米,两侧和背面也有82毫米厚的装甲。这些装甲采用了镍合金钢,通过冷轧锻造工艺制造,强度高于铸造钢。
虎式坦克的主炮发展自著名的88炮,配备卡尔·蔡司TFZ 9b瞄准器,精准度极高。在一次试射中,坦克在1200码的距离外连续5发命中一个16英寸×18英寸的目标。虎式坦克可装载四种型号弹药,包括被帽穿甲弹、钨芯穿甲弹、破甲弹和曳光高爆弹。
虎式坦克的装甲虽然厚重,但采用了传统的垂直装甲设计,防护能力与重量并不完全匹配。虽然在战争前中期都算得上是最强的坦克之一,但当1943年T-34/85与IS-2逐步投入战场后就变得有些力不从心了。
虎式坦克的发动机、传动和悬挂系统都是一流的,越野能力并不算差。发动机虽然比不上T-34和M4谢尔曼,但至少和四号坦克一个水平。事实上公路最高时速达每小时38公里,问题主要出在油耗和重量。虎式坦克的油耗惊人,公路上一箱油只能跑100—160公里,如果是越野行程至少减半。也就是说虎式坦克每推进两、三个小时就得加油,经常在战斗白热化的时候不得不离开战场,战斗效能大打折扣。在后勤运输线遭到苏联红军的毁灭性打击以及严酷的作战环境面前,许多虎式重型坦克由于缺乏燃料而变成一堆废铁。
其次是56吨的重量,在东线作战时,苏联南部草原上到处是洼地沼泽,对虎式坦克来说遍地都是陷阱,稍不留心就会深陷泥潭,苏军缴获的第一辆虎式就是因为陷入沼泽而被俘获。而当时欧洲绝大多数桥梁承重极限是36吨,因此虎式坦克所到之处都必须有工兵在前开路,测试路面,加固桥梁。但由于虎式坦克对多数桥梁而言依然过重,因此它被设计可以涉水四米深。这要求特殊的机制来透气和冷却。潜水需要30分钟准备。炮塔和机枪必须被固定于前方位置并且密封。而且在坦克后部需升起一只大型呼吸管。只有初期495辆虎式坦克装有潜水系统,所有的后期型虎式坦克都只能涉水两米。
还有就是复杂的悬挂,负重轮直径为800毫米并且相互交错,虽然行驶起来非常舒适,但如果要拆除内侧损失橡皮胎的负重轮,得一并卸下数个外侧负重轮,非常麻烦。同时坦克的重量紧密压在悬吊系统上,导致后期维修困难,再耐用的悬吊系统也不堪如此使用。还有一个缺点就是负重轮间的间隙因下雪或泥土结冰而无法动弹。一次,苏军于凌晨发动攻击时,德军坦克兵偶然发现虎式坦克的负重轮处于无法移动状态。之后,新的全钢制负重轮设计出来,橡皮胎制于内部,最终全面取代旧式负重轮。
虎式坦克的多角度视图,可以观察到传统的负重轮此时已经被换成了全钢制负重轮。
迈巴赫发动机也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当一辆虎式坦克拖曳另一辆抛锚的虎式坦克时,引擎经常过热,这有时会导致引擎故障或起火,因为这些原因虎式坦克被禁止用来拖另一辆虎式坦克。如果履带发生故障,由于履带是高度绷紧的,不能单靠移除履带插销来拆除履带,有时甚至是用炸药包炸开几段,或者不得不使用氧气切割的方式来将其熔断。单辆半履带拖车无法拖曳虎式坦克,需增加到三辆才能拖曳一辆虎式坦克。高昂的成本也是一直困扰虎式坦克的问题,制造时间、原材料和建造费用都非常昂贵,一辆虎式坦克的成本相当于当时四号坦克的两倍和三号突击炮的四倍。
1942年3月,德军部队开始装备少量的初期型虎式。那时虎式坦克被介绍为世界上最强有力的坦克,但它初次登场战斗却没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面临东线战场苏联坦克的压倒优势,虎式坦克仓促定型投入生产。希特勒不听军方的劝阻,将虎式坦克仓促投入战场。
8月,虎式坦克首次在列宁格勒附近参战,表现非常糟糕,其中一半因为机械故障退出战斗,还有几辆陷进沼泽地里,甚至还被苏军缴获了一辆。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虎式坦克开始发威,为德军夺回了东线战场坦克装备的优势地位。
1943年2月,曼施坦因指挥了哈尔科夫反击战,装备一个营虎式坦克的党卫军第二装甲军担当主力,这个营的三个坦克连分别配属给元首卫队师、帝国师和骷髅师。此役党卫军第二装甲军几乎是独力全歼了波波夫机动军团 。一次战斗中,两辆虎式坦克向两公里以外的苏军一个坦克集群猛烈开火,当场击毁16辆T-34/76坦克,追击过程中又击毁18辆苏军坦克。有些中弹的T-34坦克的整个炮塔都被掀掉,落到十几米以外。
苏联对于虎式坦克的弱点分析
同时,虎式坦克强大的防护能力也展露无疑,第503重坦克营的一个军官发回战报,在一次持续6个小时的坦克大战中,他的坦克总共承受了227发反坦克步枪弹、14发45毫米穿甲弹、11发76毫米穿甲弹的打击,履带、轮轴、悬挂系统严重受损,但乘员毫发无损,战斗结束以后又开了60公里回后方修理。
9月3日,德军坦克团指挥官艾迪·埃特指挥的德意志近卫独立重型坦克第72团,在列宁格勒附近的梅尔斯堡镇上遭遇了一个旅的苏军重型坦克,随后的长时间战斗中,虎式坦克击毁击伤苏军KV-1重型坦克总计130余辆,而自己仅损失了2辆。德军坦克手斯迪欧·皮德在此次战斗中大显神威,仅他一人驾驶的第315号虎式坦克就独自摧毁了25辆坦克。虎式坦克的战斗力令苏联军方震惊不已。库尔斯克会战中,虎式坦克作为德军的进攻先锋进攻库尔斯克防御外围,在战役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库尔斯克战场上的三辆虎式坦克
12月,在北非突尼斯附近,德军501重型坦克营的虎式坦克参战,1943年2月14日的凯塞林山口战役中,在西迪布兹德,501重装甲营与第21装甲师一道将美军杀得大败,海涛尔部队的数十辆谢尔曼坦克遭到了虎式坦克的大屠杀,使得美军患上了虎式恐惧症。
虎式坦克坚强的战力就让首次遇到它的英美盟军大吃一惊,而在当时参战的英联邦部队中流传有关它的可怕传说:有人说虎式坦克的装甲由特殊钢材制成,并具有自我修复功能,在同样的厚度下,防护力提高数倍,每当被火炮击中,便会冒出一阵青烟,随即恢复正常;有人说虎式坦克的火控系统采用了德国最优良的光学技术,超高精度光学瞄准镜与特种弹道计算机使其主炮命中精度极高;有人说虎式坦克车内采用类似U艇的隔舱化设计与技术,使得乘员个人防护水平大增强,除非被彻底击毁,否则休想使其失去作战力能力。
在诺曼底登陆中,虎式重型坦克的传说达到了巅峰,武装党卫军上尉米歇尔·魏特曼驾驶虎式坦克一次性把英军25辆坦克摧毁,这里包括英军主力克伦威尔坦克,还有装备了先进的17磅炮和领先一个时代的次口径脱壳穿甲弹的谢尔曼萤火虫坦克以及大量轻型坦克,同时还摧毁了28辆半履带车辆和卡车。同时,国防军中尉奥托·卡尔尤斯也在东线的一场战斗中干掉了数辆T-34/85中型坦克和先进的IS重型坦克,当时这些苏联坦克正在小镇空场上热车,苏军车组完全没有想到刚击退的德国209步兵师碰巧遇到了502重装甲营2连的支援。由于战术优秀,两台侦察进村的虎式坦克不到两分钟摧毁17辆还在热车的苏军坦克。这里可以从侧面了解虎式坦克炮弹装填的速度。
1944年后,越来越多能够威胁虎式的坦克的出现。但在诺曼底战役,虎式坦克对付盟军的坦克仍有绝对的优势,但在东线面对IS-2重型坦克却渐渐力不从心,在1944年8月停产后便被虎王坦克取代。二战末期,最后的虎式参加了柏林的防御战。虽然战争结束了,但是虎式坦克依然令人望而生畏——如果你在墙上画它,会把二战的盟军新兵给吓跑,足以见他在人们心中的“高大地位”。
虎式重型坦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著名的坦克之一,是全副武装的装甲坦克,能够对抗任何盟军对手。然而多种因素结合在一起,最终减弱了其对战争进程的影响 。
被英国在北非缴获的131号虎式坦克目前幸存于博文顿坦克博物馆中,是世界上唯一一辆还能正常行驶的虎式坦克。这辆坦克还参与了2014年的战争电影《狂怒》的拍摄,并在片中扮演德军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