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臭≠脚气:如何区分并彻底治愈足部真菌感染
脚臭≠脚气:如何区分并彻底治愈足部真菌感染
脚臭是否意味着脚气“上身”呢?有时候脱下鞋子,那股臭味仿佛瞬间弥漫整个空间,令人难以忍受。那么,脚臭是否就等同于得了脚气呢?
其实,脚臭主要是由于人体汗腺分泌的葡萄糖、维生素、盐分等物质促进了细菌的生长。如果穿的鞋子不透气且容易出汗,细菌就会更加肆意繁殖。寄生在皮肤上的葡萄球菌会产生一种名为异戊酸的化学物质,正是这种物质导致了脚臭,让脚部散发出类似变质醋酸或干酪的气味。
但请注意,脚臭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脚气。脚臭与脚气并非同一回事。脚气,也称为足癣,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足部皮肤病,尤其在高温天气和湿热地区更为常见。患有脚气的人可能会出现蜕皮、瘙痒等症状,且该病具有传染性,可能传染给家人。
脚气通常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 水疱型:表现为足部出现小水疱,干燥后伴有瘙痒和脱屑;
- 趾间糜烂型:表现为脚趾间糜烂、发白、流出液体并伴有瘙痒;
- 鳞屑角化型:表现为皮肤粗糙、脱屑、皲裂、出血和疼痛。
脚气的传染性极强,不仅可能通过梳子、枕巾、帽子等物品传播到头部,还可能通过手抓挠患处传播到手上,甚至久坐、肥胖的男性也可能因此感染到臀部,引发股癣等。因此,有脚气的人应特别注意个人卫生,及时洗手,保持良好卫生。
脚气若不及时治疗,后果可能较为严重。由于高温湿热天气利于真菌繁殖,50%-60%的人群可能患上脚气,且该病易复发。若忽视治疗,持续的抓挠可能导致细菌感染,进而引发蜂窝织炎、丹毒等软组织感染。此外,还可能诱发过敏反应,甚至使浅表的真菌感染发展成为深部真菌感染,累及人体多个系统及脏器。因此,一旦确诊脚气,应积极进行治疗,防止病情恶化。同时,也要注意避免一些可能加速脚气发生的情况。
脚气反复发作怎么办?三招助你根治不复发
许多脚气患者都有这样的经历:每当感觉脚气似乎已经痊愈,过一段时间或到了特定季节,尤其是夏季,它又会卷土重来。那么,有没有方法可以根治这一问题呢?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一般脚气患者在用药涂抹至症状消失后,还需继续涂抹药物大约两周,以确保真菌被彻底消除。然而,许多患者由于用药依从性差,往往在症状缓解后就停止用药,导致真菌只是被暂时压制,并未完全根除。
为了彻底杀灭脚气真菌,以下三个方法缺一不可。除了持续用药,还需注意穿透气鞋袜、保持足部清洁等良好习惯,以防脚气复发。
- 遵医嘱正确使用抗真菌药物是关键
如联苯苄唑、硝酸咪康唑、特比奈芬等。这些药物通常需要持续使用四周,每天涂抹1-2次。重要的是,在皮疹消退后,还需继续使用两周以巩固疗效。务必按照医生的指示准确涂用药物。
- 涂抹外用药膏时,范围应适当扩大
因为皮疹周围的看似正常皮肤,也可能已感染真菌。所以,不应仅限于皮疹部位,而是要将药膏涂抹到更广泛的区域。(注意药膏不可长期用激素类居多)
- 可遵医嘱口服抗真菌药物
除了药物治疗,预防感染同样重要。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足部干燥,选择透气性好的鞋袜;勤洗脚,避免与家人共用洗脚盆、擦脚巾等物品,以防相互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