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泉州蟳埔簪花:从传统走向世界的闽南文化瑰宝

创作时间:
2025-01-21 19:03:0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泉州蟳埔簪花:从传统走向世界的闽南文化瑰宝

2023年,一档以“簪花围”为特色的闽南渔村——泉州蟳埔,突然火遍全网。知名艺人赵丽颖的一袭红衣簪花造型,让这项始于宋元时期的头饰文化瞬间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随后,毛晓彤、黄圣依、胡杏儿等明星的相继打卡,更是将这股“簪花热”推向了高潮。据统计,2023年蟳埔簪花围在新媒体平台播放量超40亿次,全年游客量超300万人次。

蟳埔簪花,俗称“簪花围”,是闽南地区特有的女性头饰文化,其发源地便是泉州的蟳埔村。这里曾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无数海外客商侨居于此,带来了各地的文化和风俗。在这些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中,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簪花文化。

蟳埔女将秀发盘成圆髻后,用茉莉、素馨等鲜花串成花环,环绕在脑后作为装饰。这些花环不仅美丽动人,还寓意着美好、吉祥和幸福。在泉州的传统习俗中,簪花常被用作庆祝和祝福的象征。在婚礼、生日和其他喜庆场合,人们会佩戴簪花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023年的爆火,让蟳埔簪花围从一个地方性的民俗文化,一跃成为全国性的文化现象。不仅在泉州本地,如今,福州、厦门、漳州、杭州、南京、苏州等国内多座城市都开设了簪花店。更令人惊喜的是,蟳埔簪花围还走出了国门,在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世界旅游小姐全球总决赛、新加坡狮城国际电影节发布会、巴厘岛2023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时尚周等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

然而,在商业化浪潮的冲击下,蟳埔簪花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一些体验店为了追求效率和利润,采用流水线的方式制作簪花,使得原本具有个性和文化内涵的头饰变得千篇一律。更有甚者,一些商家打着“簪花围”的旗号,却提供的是粗制滥造的“山寨”产品,严重损害了这一传统文化的形象。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泉州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2024年,泉州将出台《蟳埔女文化簪花围服务规范》,从元素要求、人员要求、场所环境、服务流程等方面制定相应标准。同时,泉州还成立了蟳埔民俗文化保护提升指挥部,发布首批“簪花围服饰技艺能人”,举办首届全国大学生蟳埔簪花围服饰大赛,设立投诉处理专班,力求让这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是蟳埔簪花围保持生命力的关键。如今,蟳埔女的簪花围和服饰在每个年代都有创新,但所有的创新都是建立在传统的基础上。从最早的纸花,到后来的绢花、鲜花,再到如今的玻璃花,材质在不断更新,但那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始终未变。

泉州的学校和社区也在积极推动簪花文化的传承教育。泉州临海小学早在2006年就开设了簪花围课程,教会了一届又一届的孩子学会了簪花。东湖中心幼儿园蟳埔分园则将本土文化融入课程,通过动手开海蛎、模拟渔人码头、模拟海鲜馆、晒鱼干、探寻蟳埔村、手作簪花等活动,让幼儿在玩乐中体验传统渔民生活,感受闽南文化魅力。

蟳埔簪花围的爆红,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巨大潜力。它不仅是一种装饰,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闽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这一传统文化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继续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