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的安全教育:从意识到行动
家庭教育中的安全教育:从意识到行动
2022年5月5日,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事件:4名青少年在炉金大桥附近不幸落水,尽管救援人员迅速赶到现场,但4条年轻的生命还是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这起悲剧不仅让几个家庭陷入无尽的悲痛,也再次敲响了安全教育的警钟。
安全教育,刻不容缓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有100万左右的儿童因意外伤害死亡,占儿童死亡率20%以上。在中国,平均每年有2500万左右儿童因为意外伤害就诊,近20万儿童因意外伤害失去生命,高危年龄段是1~4岁。触电、交通事故、高空坠落、溺水、烫伤、火灾等是造成儿童伤亡的重要原因。
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生命的消逝,是一个个家庭的破碎。安全教育,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家长的误区:简单禁止vs培养意识
在安全教育方面,很多家长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只要简单粗暴地禁止孩子做某些事,就能保证他们的安全。比如,看到孩子玩插座就大声呵斥,看到孩子靠近水边就严厉禁止。然而,这种做法往往治标不治本。
教育专家指出,"不准做什么"是一根无形的绳索,将孩子的手牢牢地捆住的同时,也扼杀了孩子更多的创造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世界上,再找不到比"捆"住孩子的手更简单、更粗暴的教育方法了。
如何做好安全教育?
那么,正确的安全教育应该怎么做呢?以下几种方法值得每位家长借鉴:
1. 以身作则,做好示范
孩子是天生的模仿者,家长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如果家长一直强调让孩子遵守交通规则,自己却做不到,孩子就会把家长的话当作玩笑,根本不放在心上。所以,要让孩子具备安全意识,家长就要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好示范,如此,孩子才能更好地模仿和学习。
2. 适当惩罚,强化认知
当孩子屡次让自己置身于危险的境地而不知悔改时,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行为和年龄选择适当的惩罚方式。例如,对于小孩子的危险行为,家长可以采取简单的口头警告,或者让孩子短暂地停止正在做的事情。对于大一点儿的孩子,家长可以采取更为严厉的惩罚措施,限制孩子的娱乐活动,或者承担一些家务等,让孩子清楚地认识到安全防范的重要性。
3. 预防教育,未雨绸缪
家长可以和孩子玩儿一些角色扮演游戏,看看孩子在一些场合会有什么反应。例如家长可以扮演敲门的陌生人,让孩子扮演家庭成员来应对。这样,孩子就可以学会如何通过对话和观察,来确定陌生人的身份和意图,并且学习如何拒绝陌生人进入家中。通过这样的方式,能让孩子加深印象。
4. 利用资源,系统学习
家长还可以利用专业的教育资源,比如婚姻与家庭幸福研习社推出的“中小学生安全教育”课程,系统地学习各类安全知识,包括电器安全、交通安全、网络安全等,全面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
安全教育,永无止境
安全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家长需要时刻保持警醒,不断更新自己的安全知识,同时耐心地引导孩子,帮助他们建立起牢固的安全意识。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守护他们健康成长,远离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