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医调理,让你告别夜晚多汗烦恼

创作时间:
2025-01-21 17:35:1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医调理,让你告别夜晚多汗烦恼

夜晚多汗,医学上称为“盗汗”,是很多人面临的困扰,尤其是中老年人群。中医认为,盗汗主要由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不固引起,与肾阴虚、肺阴虚等有关。通过中医调理,可以有效改善夜间多汗的症状。

01

中医对夜间多汗的认识

中医将盗汗归类为“汗证”,认为其病机主要为阴阳失调,腠理不固,以致夜间汗液外泄失常。引起盗汗的病因有多种:

  • 体虚久病,或劳欲过度,耗伤气血阴阳,营阴不足,阴虚生内热,则会迫津外泄而见盗汗
  • 肝失疏泄,情志不舒,肝郁化火,邪热郁蒸,而致腋下、阴部盗汗
  • 思虑过度,耗伤心血,阴血不足,虚火内生,会迫津外泄而致盗汗
  • 饮食不节,嗜食辛辣,脾胃失调,湿热内盛,邪热迫津外泄亦会致夜间汗出增多
02

具体调理方法

腧穴调理

中医推荐按揉以下三个穴位来改善盗汗:

  1. 阴郄穴:位于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0.5寸。具有宁心养血、安神固表的功效。《标幽赋》中有“泻阴郄止盗汗,治小儿骨蒸”的记载。

  2. 后溪穴:位于手背,第5掌指关节尺侧近端赤白肉际凹陷中。是八脉交会穴,与督脉相通,具有清心安神、清热截疟、强化督脉阳气的功效。

  3. 照海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是八脉交会穴,通阴跷脉,具有调阴宁神、补肾养阴的功效。

中药调理

根据临床经验,以下中药方剂对盗汗有较好的疗效:

  1. 肾气丸加减:适用于脾肾阳虚,营卫不和的患者。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牡丹皮、泽泻、茯苓、桂枝、附子等组成。

  2.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适用于体虚不受补,阴阳不和的患者。由柴胡、黄芩、人参、甘草、生姜、大枣、龙骨、牡蛎、大黄等组成。

  3. 桂枝加附子汤:适用于汗出伤阳的患者。由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附子等组成。

  4. 益气爽汗茶:适用于气虚导致的盗汗。由党参、麦门冬、五味子、浮小麦组成,以1500c.c.热水冲泡,代茶饮用。

03

生活方式调整建议

  1. 加强运动:增强体质,但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大汗淋漓
  2. 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熬夜和过度思虑
  3. 饮食调理
    • 少食辛辣厚味
    • 营养调摄得当
    • 可多吃补益气血的食物,如山药、枸杞、莲子、核桃等
  4.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紧张和焦虑
04

注意事项

  1. 如果盗汗症状持续且严重,应及时就医,排除潜在疾病
  2. 中药调理应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
  3. 调理过程中应注意观察身体反应,及时调整方案

通过中医调理,可以有效改善夜间多汗的症状,帮助人们获得更好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调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患者配合医生,坚持治疗和调理,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