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无土栽培助陕西蔬菜年产值超15亿,环保效益显著
智能无土栽培助陕西蔬菜年产值超15亿,环保效益显著
近年来,陕西省无土水培蔬菜种植发展迅速,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发展的新亮点。以渭南市蒲城县为例,该县已建成13.5万亩蔬菜基地,年产量达26.7万吨,总产值超过15.4亿元,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水培蔬菜种植的创新实践
在西安市长安区炮里街道白鹿村,西安天之蔬现代农业科技园采用无土栽培技术,打造了6座现代化蔬菜大棚。棚内种植了20多种水培蔬菜,通过全天候温度、湿度监测系统和全自动喷雾施肥装备,实现了智能化管理。
基地负责人于福春介绍,水培蔬菜从播种到成熟采摘,全程在营养液中生长,不接触土壤,避免了农药残留和二次污染,是真正的绿色产品。这种栽培方式不仅缩短了蔬菜生长周期,还具有节约土地、省时省工、高产优质等特点。目前,园区年产量已达300余吨,产品广受市场青睐。
环保与经济效益双赢
无土水培技术在实现高产高效的同时,也带来了显著的环保效益。蒲城县龙池镇实施的“厕污共治”项目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该项目投资48万元,建设了三格式化粪池和水肥一体化配肥池,年均处置粪污500方以上,减少化肥使用量30吨,节省群众开支5万余元。
在蒲城县孙镇洞坡村,陕西睿诚数字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校企合作,实施了全自动水肥一体化设备。该设备通过数据采集与监测模块,实时分析种植基质中的水分、温度和可溶性盐浓度变化,实现精准灌溉与施肥。目前,园区已种植11座大棚的沙培西红柿和草莓,2024年沙培西红柿收入达52万元。
政策支持与未来展望
陕西省高度重视无土水培等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中国农业科学院在陕西等地推广沙漠戈壁设施蔬菜高效无土栽培技术,建成6个科技示范园区,并在甘肃武威、张掖、酒泉等5个地市的36万亩戈壁设施农业中实现规模化应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支持,无土水培蔬菜种植在陕西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这种种植方式不仅能有效利用水资源,减少化肥使用,还能生产出高品质的绿色蔬菜,实现环保与经济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