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人民币汇率,“韧性”之源!

创作时间:
2025-01-21 21:07:5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人民币汇率,“韧性”之源!

1月13日以来,央行接连在亚洲金融论坛、国新办发布会表态“稳汇率”;跨境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的上调同样释放了较强的信号。人民币汇率为何承压、后续会否呈现更强韧性?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

近期人民币为何走弱?美元的快速走强,是人民币汇率的主要压制

近期人民币汇率快速走弱,主因强势美元的压制;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仍显现出一定韧性。2024年9月26日以来,美元指数大幅上行8.7%,对人民币汇率造成显著的压力;期间,在岸、离岸人民币汇率分别贬值4.4%、5.1%。而对一篮子货币,人民币仍显现出较强韧性;截至1月10日,人民币兑CFETS篮子、BIS篮子、SDR篮子分别升值2.9%、2.9%和1.3%。

美元的强势主因美德利差走阔;贸易不确定性加剧,也进一步助推了美元指数的走强。第一,油价反弹、非农超预期等作用下, 9月26日以来,联邦利率期货隐含降息预期由5.7次下修至1.1次;美联储降息后置导致美德利差走阔。第二,特朗普胜选以来,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指数由9月的95快速飙升至12月的1345,政策不确定性加速了资金向美元“避风港”的涌入。




美元的强势能延续吗?利差走阔叠加不确定性冲击,欧元平价或将重现

美德利差进一步走阔的可能,叠加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延续,或将使美元指数仍维持在相对高位。第一,2025年,美债供给或维持在高位,而海外官方、美联储等购债需求仍难以回暖,供求矛盾或使美债利率维持在高位;但财政掣肘下,欧央行或更大幅度降息。第二,特朗普就任后,关税政策进入“落地期”,不确定性引发的避险需求是强美元的一个重要支撑。

市场对美元的担忧包括套息交易的逆转与美元多头过于“拥挤”;但日央行加息并不是套息反转的充分条件,当前美元的净多头并不极致。第一,2024年8月日元套息的反转期间,美日利差的回落是由美国“衰退恐慌”引发的美债利率回落主导,日央行加息仅是必要条件之一。第二,当前美元指数非商业持仓净头寸仅处于63.5%的历史分位,做多美元的交易并不极致。










强美元下人民币的演绎?逆周期调节叠加待结汇等支撑,人民币压力相对可控

美元的相对强势,会导致人民币汇率压力仍在,但央行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调整等,已释放了较强稳汇率的信号。货政四季度例会中提出“增强外汇市场韧性”,表态较此前“保持汇率弹性”更强。操作端,近期央行在在岸加大了逆周期因子使用力度;同时在离岸也进行了大规模600亿央票发行,这均表明政策无意主动求贬,人民币将在外部压力中显现出更强韧性。

中期而言,央行的逆周期调节,叠加待结汇资金的支持与国内经济的韧性,人民币贬值压力或相对可控。第一,在不断创新中,央行已不断丰富汇率政策工具箱,有能力对顺周期行为纠偏。第二,2023年以来,我国积累了约1239亿美元的待结汇资金或提供更厚的“缓冲垫”。第三,国内后将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修复内生动能,以开放促改革;经济或将显现出更强的韧性。



同样的,央行官员近期讲话、离在岸市场的操作等,也均透露出稳汇率的决心与信心。第一,从央行态度来看,货币政策委员会四季度例会中提出“增强外汇市场韧性”,表态较此前“保持汇率弹性”明显更强;1月13日亚洲金融论坛上,潘功胜行长也再度强调了对顺周期行为的纠偏。第二,从央行操作来看,近期央行在在岸市场加大了逆周期因子的使用力度;同时在离岸市场上也进行了历史最大规模的600亿央票发行,明显收紧了离岸市场的流动性。央行的表态与操作,均表明政策无意于主动求贬,人民币将在外部压力中显现出更强的韧性。



中期而言,央行的逆周期调节,叠加待结汇资金的支持与国内经济的韧性,本轮人民币贬值压力或相对可控。第一,在不断创新中,央行已不断丰富汇率政策工具箱,有能力对市场顺周期行为予以纠偏。第二,自2023年以来的持续贸易顺差中,我国积累了更多的“待结汇资金”,规模约1239亿美元,高于2017-2018年积累的432亿美元,或提供更厚“缓冲垫”。第三,国内可能沿着9月底以来一揽子政策思路,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修复内生动能,以开放促改革;经济或将显现出更强的韧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