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ASML市值暴跌与中国光刻机突破:一场科技与地缘政治的博弈

创作时间:
2025-01-21 23:11:5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ASML市值暴跌与中国光刻机突破:一场科技与地缘政治的博弈

近日,荷兰光刻机巨头ASML因美国施压,市值一夜蒸发超过600亿欧元,引发市场震动。与此同时,中国光刻机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一座投资50亿人民币的国产光刻机工厂在浙江绍兴落地,预示着中国在半导体制造关键设备领域取得显著进展。这一发展是否会对ASML的垄断地位构成威胁?中国光刻机技术能否借此机会逆袭,成为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新势力?这场科技竞争的背后,充满了地缘政治的博弈和技术革新的动力。

01

ASML市值暴跌:业绩下滑与政策打压双重打击

当地时间10月15日,ASML公布了2024年三季度财报。虽然当季的销售额和毛利率符合预期,但新增订单环比大跌53%,不及市场预期的一半,同时还下调明年销售目标。此外,ASML还预计明年来自中国大陆的营收占比也将降至20%。受业绩“暴雷”影响,ASML在美股市场15日股价暴跌16.26%,收于730.43美元/股,市值月2873.67亿美元。

ASML第三季度营收达74.67亿欧元,环比增长约20%,超出市场预期的71.7亿欧元;净利润约为20.77亿欧元,环比增长32%,超出预期的19.1亿欧元;毛利率为50.8%,略高于指引。但是ASML第三季度订单金额仅26.3亿欧元(其中EUV系统订单金额14亿欧元),环比下降53%,大幅低于市场预期的53.9亿欧元。

从具体的产品及服务销售来源看,ASML三季度的净系统的销售额为59.26亿美元,相比二季度的47.61亿欧元环比增长了24.5%。其中,EUV系统的销量为11台,相比二季度增长了3台,销售额占比提高了4个百分点至35%;ArFi系统的销量也比二季度增长了6台,达到了38台,销售额占比48%;ArFdry销量为7台,销售额占比3%;KrF销量相比二季度增长了9台至43台,销售额占比升至10%;i-line系统销量为18台,销售额占比2%。

从终端应用来看,虽然二季度受益于存储市场的需求恢复,推动了存储晶圆厂开始增加对于晶圆厂设备的支出的增长,但是三季度似乎出现了明显的放缓。二季度ASML来自存储市场的设备销售额占比已经由二季度的46%大幅降低到了36%。相对应的,逻辑制程设备的占比则由54%提升到了64%。

从净系统销售额的区域来源占比也可以明显的看到,三星、SK海力士所在的韩国贡献的净系统销售额占比由二季度的28%大幅降低到了15%。另外可以看到,三季度美国的贡献的净系统销售额占比也出现了明显的增长,占比由二季度的3%猛然提升到了21%,这似乎主要与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案》的针对相关半导体制造商的一系列巨额补贴的公布有关,刺激了这些厂商开始启动或加速建厂进程。中国台湾地区的占比也略有上升,由二季度的11%提升到了三季度的15%。

中国大陆依然是ASML的第一大销售市场,净系统销售额占比则由二季度的49%下降了2个百分点至47%,即约27.85亿欧元,相比二季度的约23.33亿欧元有所降低。

虽然自2023年以来,受美荷出口管制的影响,ASML收到了很多来自中国大陆客户的需求,其实不少是浸没式DUV系统,这也直接带动了来自中国的营收占比的提升,长期维持在净系统销售额占比的40%以上。但是随着今年1月1日,ASML许可证的到期,其已经无法继续对华销售受限的浸没式DUV系统,而这类产品属于高毛利产品。叠加中国厂商此前为防范风险,提前采购了大量的设备,使得其后续对于其他未受限的DUV设备的需求也可能会降低。这也将直接影响ASML接下来来自中国大陆的营收。

在财报会议上,ASML CEO也表示:“我们确实看到中国在我们的业务中正朝着历史上更正常的比例发展。因此,我们预计中国明年的收入将占我们总收入的20%左右。这也符合它在我们积压订单(三季度整体新增订单也大跌了53%)中的代表性。如你们所知,很多中国企业实际上都是沉浸式的。沉浸式投资的毛利率明显高于企业毛利率。因此,那里存在一些压力的事实也意味着我们的毛利率也面临一些压力。”

ASML对于2024年四季度的业绩指引为:预计第四季度总净销售额在88亿欧元至92亿欧元之间,毛利率在49%至50%之间。其中包括在客户接受后对前两个High NA EUV光刻系统的认可,反映了成像、叠加和对比方面的进展。ASML预计四季度研发成本约为11亿欧元,SG&a成本约为3亿欧元。

对于2024年全年的业绩预期,在今年二季度的业绩会议上,ASML表示,预计2024年整体营收将与2023年基本持平。其中,装机管理业务的营收预计也会与2023年持平,毛利率将略低于2023年。在最新的三季度财报中,ASML给出了具体的预测值,即2024年总净销售额约为280亿欧元,略高于2023年的275.59亿欧元营收,符合之前的预期。但是,ASML却下修了2025年的业绩指引,反应对于明年预期的不乐观。

在今年二季度的业绩会议上,ASML认为半导体行业的整体库存水平将持续改善,逻辑芯片和存储芯片客户的光刻设备利用率也都在进一步提高。尽管以宏观环境为主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ASML对于2025年及未来的业绩预期仍维持了之前的看法:“到2025年我们的净销售额预计将为300亿到400亿欧元,到2030年将达到440亿到600亿欧元。”

但是在最新的三季度财报当中,ASML下修了2025年的业绩指引,认为该年度总净销售额将在300亿欧元至350亿欧元之间,毛利率在51%至53%之间。

对此,ASML CEO Christophe Fouquet解释称:“虽然人工智能领域仍有强劲的发展和上行潜力,但其他细分市场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复苏。现在看来,复苏比以前预期的更为缓慢。预计这种情况将在2025年持续下去,这导致客户持谨慎态度。就逻辑制程而言,竞争激烈的代工动态导致某些客户的新节点增长放缓,导致几家晶圆厂被淘汰,从而导致光刻系统需求时间的变化,特别是EUV系统。在存储制程方面,我们看到容量增加有限,重点仍然是支持HBM和DDR5等与AI相关需求的技术转型。我们预计2025年毛利率在51%至53%之间,低于我们当时提供的范围,主要与EUV需求的延迟时间有关。”

02

中国光刻机技术突破:从追赶到突破的关键一步

2024年9月,工信部发布《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24年版)》,其中包含氟化氩光刻机(分辨率≤65nm,套刻≤8nm)。这一突破意味着中国在半导体设备领域获得了重大进展,能够支持28纳米工艺芯片的量产。虽然与ASML的EUV光刻机(7nm以下)仍有差距,但考虑到中国在2023年才实现90nm制程光刻机的量产,这一进步速度令人瞩目。

这一突破背后,是中国政府对半导体产业的大力支持。《指导目录》的发布,将为产业、财政、金融、科技等领域给予支持,促进产业升级和科技进步,进一步推动国之重器的推广和应用,同时也将给相关产业链上下游带来巨大的拉动效应。

在《指导目录》中,“集成电路生产装备”板块列出了氟化氪光刻机和氟化氩光刻机。其中,氟化氩光刻机具有65纳米以下的分辨率和8纳米以下的套刻精度,能够支持28纳米工艺芯片的量产。这表明我国在半导体设备领域获得了重大突破。

光刻机作为半导体制造的核心设备,其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芯片的性能和成本。随着相关技术上的不断突破,我国将在芯片生产上实现更多自主权,同时也为其在多个工业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坚实基础。

03

全球光刻机市场竞争格局:ASML的垄断与中国的追赶

全球光刻机市场呈现寡头垄断格局,ASML独占鳌头。2022年,ASML占据82.1%的市场份额,其次是日本的Canon,达到10.2%。从销量来看,ASML在2023年售出449台,几乎是Canon和Nikon两家公司销量总和的两倍。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光刻机市场以中低端产品为主。2022年,i-line(汞线)和KrF(氟化氪)光刻机合计占比71.5%,而高端的ArF和ArFi光刻机合计占比21.2%,EUV光刻机仅占7.3%。这为中国光刻机企业提供了突破口,通过在中低端市场建立优势,逐步向高端市场渗透。

04

地缘政治博弈:美国的遏制与中国突围

美国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打压不断升级。2024年12月,美国商务部产业安全局(BIS)发布新规,进一步限制中国“自主可控”半导体产业链的发展。新规包括:

  • 新增直接产品规则及“0%”最低比例规则,收紧设备厂商以及若干脚注5实体可获得涉美物项的范围
  • 新增设备及软件管控
  • 新增针对高带宽存储芯片(HBM芯片)及可用于2.5D/3D先进封装设计的ECAD软件的管控
  • 将134家中国半导体材料/软件/设备供应商/芯片制造商列入实体清单

这些措施旨在全面限制中国获取先进半导体制造设备的能力。然而,中国正在通过自主创新和国际合作来应对挑战。例如,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SMEE)在中低端光刻机领域已取得显著进展,其产品已应用于90nm制程的芯片生产。

05

未来展望:竞争与合作的平衡

ASML市值暴跌和中国光刻机技术突破,反映了全球半导体产业正在经历深刻变革。一方面,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推动着产业向前发展;另一方面,地缘政治因素又在不断重塑产业格局。

对中国而言,虽然在光刻机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但仍需清醒认识到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特别是在EUV光刻机等高端领域,ASML的技术优势依然明显。中国需要在保持技术追赶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避免陷入孤立。

对ASML来说,如何在满足美国出口管制要求的同时,保持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中国市场对ASML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大陆仍是ASML的第一大销售市场,净系统销售额占比达47%。因此,ASML需要在遵守规则和商业利益之间寻找平衡点。

从全球视角来看,半导体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各国共同努力。过度的保护主义和单边制裁,最终可能损害整个产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各国应通过对话与合作,建立更加开放、透明和公平的贸易环境,共同推动半导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这场光刻机领域的竞争,不仅是技术和市场的较量,更是全球科技治理模式的探索。在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实现共赢发展,将是所有参与者需要面对的长期课题。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