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贝隆生蚝:世界顶级海鲜食材的前世今生
法国贝隆生蚝:世界顶级海鲜食材的前世今生
生蚝,又称蚝、蚵、蛎子、牡蛎等,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海产贝类。法国贝隆生蚝更是被誉为“蚝中之王”,是世界十大顶级海鲜食材之一。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生蚝的形态特征、生存环境、养殖方法、性别特征和繁殖方式等,带您深入了解这种被誉为“海洋牛奶”的美味食材。
生蚝(学名:Ostrea edulis),别名蚝、蚵、蛎子、牡蛎、蛎黄、鲜贝、海蛎子、法国贝隆生蚝,为腹足纲、牡蛎科、牡蛎属、贝类系列品种,原产于全球各地均有分布,野生于潮间带和潮下带水深不超过10m的范围内。我国拥有丰富的牡蛎资源,汉朝时即开始插竹养蛎,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均有生产基地。附着于其他物体上生长,2亿年的物种变迁,使它成为了抗逆性最强的水生动物之一。肉与壳均可入药,具较高的药用价值,其含锌量居人类食物之首,可治虚弱、解丹毒、降血压、滋阴壮阳。牡蛎属动物总产量在贝类中居首位,目前已发现有100多种,濒海各国几乎都有生产。
世界性分布的优质海产贝类,有很高的经济和营养价值。常见的海鲜美食,味道极为鲜美,有“海洋牛奶”之称。锌含量居各类食品之首,有“益智海味、夫妻和谐素”之称。法国贝隆生蚝是世界十大顶级海鲜食材之一,被誉为蚝中之王。
生存环境
- 海水:生蚝主要生活在海水中。
- 最大长度:10cm
- 形状分类:椭圆
- 颜色分类:褐色、黄色
- 活动区域:底层
- 饲养难度:中等
- 性情习性:温和
- 适宜温度:20℃±2℃
- 酸碱范围:8.2±0.2(PH)
- 硬度范围:8±2(DH)
- 寿命年限:13年
- 食物饲料:微生物
形态特征
生蚝的壳在断面上可以分为三层。最外层为薄而透明的角质层,中层最厚是由碳酸钙组成的柱状结构称棱柱层,内层为碳酸钙的片状结构,称珍珠层。中褶上有大量的感觉细胞或感觉器,具有触觉、视觉等功能。外褶有很强的分泌功能。两壳不等,左壳或称下壳较大而凹,以左壳固着在岩石或海底木桩上。足完全消失、前闭壳肌也退化消失、后闭壳肌移到身体的中部,已完全失去了运动的能力。闭壳肌与韧带具有拮抗作用。
饲养方法
生蚝对温度、盐度、病原抵抗力都极强,还能耐受酷热、寒冷、干燥,离水条件下可存活1-2周,甚至1个月的时间。摄食采用过滤取食方式,以海洋中的微型海藻和有机碎屑为食。
雌雄分辨
在自然群体中,大多数牡蛎个体属于雌雄异体,小部分为雌雄同体,牡蛎还可以自发“变性”,同一个个体在不同年份或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性别。
繁殖方式
据统计,一只雌性牡蛎在一个繁殖季节可以生产出高达4亿的卵细胞,而牡蛎的性腺只在繁殖季节才充分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