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网红直播带货频翻车,法律红线你懂吗?

创作时间:
2025-01-22 07:38:3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网红直播带货频翻车,法律红线你懂吗?

2024年8月,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北京市直播带货合规指引》,为直播带货新业态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监管部门对直播带货行业的重视,也反映出当前直播带货存在诸多法律风险和合规挑战。

01

直播带货的商业模式与法律关系

直播带货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商模式,涉及多个主体和复杂的法律关系。根据《北京市直播带货合规指引》,直播带货的主要参与者包括直播带货平台经营者、直播带货直播间运营者、直播带货人员和直播带货服务机构。这些主体在不同模式下承担不同的法律责任。

  1. 品牌自播模式:品牌方集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的身份于一身,主播作为品牌形象代表,一般由品牌方承担法律责任。

  2. 品牌主播模式:主播与品牌之间形成综合性合同关系,主播作为广告代言人,需要对商品宣传负责。如果主播参与广告策划,还可能被视为广告经营者或广告发布者。

  3. 品牌MCN模式:MCN机构作为直播服务机构,需要对主播行为进行管理和规范,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02

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为规范直播带货行业,国家和地方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其中,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监管的指导意见》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该意见明确了直播带货平台经营者、商品经营者和网络直播者的责任义务,为基层执法和行业规范提供了依据。

具体而言,直播带货平台需要履行入驻登记核验、建立服务协议与行为规范、制定禁限售目录等职责;主播需要确保宣传内容真实,不得进行虚假宣传;商品经营者则需要建立商品进货检查验收制度,确保商品质量。

03

网红直播带货的法律风险

尽管直播带货模式新颖、互动性强,但其中蕴含的法律风险不容忽视。根据《北京市直播带货合规指引》,直播带货常见的法律风险包括:

  1. 虚假宣传风险:主播在直播中夸大产品功效、虚构使用效果,违反《广告法》相关规定。

  2. 产品质量风险: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侵犯消费者权益,违反《产品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3. 知识产权风险:未经许可使用他人商标、专利,侵犯知识产权,违反《商标法》和《专利法》。

  4. 不正当竞争风险:通过刷单、炒信等方式虚构交易数据,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

04

消费者维权途径

面对直播带货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消费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1. 与卖家协商:首先尝试与卖家沟通,说明问题并提出退换货要求。

  2. 平台投诉:如果协商无果,可以向交易平台投诉,提供相关证据,由平台介入处理。

  3. 行政举报: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提供违法线索,由行政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4. 司法途径:通过诉讼方式,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规,要求赔偿损失。

直播带货作为新兴业态,在促进消费、带动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运行。这不仅需要监管部门加强执法,更需要平台、主播和商家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共同维护市场秩序。同时,消费者也要增强维权意识,理性消费,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