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17岁写《呈父亲》,展现求学决心与远大志向
创作时间:
2025-01-21 20:22:5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毛泽东17岁写《呈父亲》,展现求学决心与远大志向
1910年,少年毛泽东为了追求新知识、新文化,毅然决定离开家乡,前往湘乡县东山高等小学求学。在离家前,他写下了这首《呈父亲》,表达了自己坚定的求学决心和远大志向。
毛泽东诗词——呈父亲
1910年,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在全国酝酿,辛亥革命正在秘密谋划。少年毛泽东目睹国力衰败、民不聊生的惨况,受革命思想影响,他渴望到新式学堂,去学习新文化,新知识,追求科学与进步。当时父亲在不经过他同意的情况下,给他张罗了一门婚事,对本就反感包办婚姻的毛泽东更坚定了离家求学的决心。尽管父亲不支持他外出求学,但在毛泽东的坚持和说服下,最终父亲不得不同意,并为其筹备了资费。
这年秋天, 17岁的毛泽东毫不犹豫地踏上了去湘乡县东山高等小学学习的道路。临行前他在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政治活动家西乡隆盛青年时代所作诗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写下《呈父亲》这七绝诗,随后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账簿里。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这首诗是典型的言志诗,向父亲以明心志。诗作前两句表达的思想鲜明,立志要学有所成,并用“学不成我誓不还”来表明自己求学的坚决及志向的高远。诗作的后两句向更深的意境推进,表达了好男儿志在四方,死后尸骨何必非要回归故里,人生无论身处何地,都自有青山相随。全诗气势雄伟、铿锵有力,从秀美的诗句中却能彰显出那时的毛泽东就心系天下、志在中华的高远境界。
本文原文来自百度百家号
热门推荐
三大改造的历史意义及其影响
日语学习之日语基础100句常用日语,让你快速学会基本交流
湖南衡阳南岳衡山:文旅“火出圈”的背后
征服高考数学:解题技巧与策略大揭秘
刑事案件中的审讯与反审讯:博弈与策略
牙龈退缩牙根暴露怎么办?全解析治疗方法与护理建议
文明中国·安徽篇|阜阳:文化芬芳溢文明
如何搞好庭前调解
5岁孩子学英语应该先学什么?打造英语启蒙的黄金起点
绿卡更新申请表怎么写才不出错?避免RFE的必看填写指南
春运幕后英雄:太原铁路工人在零下18度换轨保畅通
保护了20年藏羚羊,现在全国数量已超30万,为何仍然是保护动物?
睡眠障碍的双重奏:失眠与呼吸暂停的共病
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这些药物或影响睡眠
日系动漫人物的常见造型特点
房屋买卖税费全解析:契税、印花税、营业税等七大主要税种详解
丁火命八字扶抑类:如何平衡五行以优化命运
电子合同怎么签才合法?这几点要特别注意,保证法律效力就看它
珠海能直接去澳门吗?不仅能,还有多种方法!
健腹轮运动完全指南:打造坚实腹肌的核心训练法
因一首诗被骂成成语!“司空见惯”里的司空到底是谁?
每天吃多少鸡蛋才有益健康?研究发现:要吃够这个量,很多人没吃对
拉马努金:是怎样的天才拉动了一个国家的数学水平?
六盘水必吃十大馆子排名
掌握Word表格合并单元格技巧,提升文档专业性与整洁度
考研复习计划怎么做?看看过来人的经验
解决 Visual Studio 中的合并冲突
古代和中世纪地图中的地球和天空
陶勇医生谈郭艾伦眼部伤情,这几点提醒每个人都该看看
快速了解IEC61850 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