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总局出手,乳制品安全再升级
市场监管总局出手,乳制品安全再升级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乳制品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方案》,进一步强化乳制品安全监管,提升乳制品质量。该方案聚焦法规标准体系建设、企业主体责任落实、风险防控和检验把关等方面,旨在全面提升乳制品的安全水平和公众健康保障。
严监管:全方位提升乳制品安全水平
根据方案要求,此次提升行动将从多个维度展开。在法规标准体系建设方面,将进一步完善乳制品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确保各个环节有法可依、有标可循。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方面,将督促乳制品生产企业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严格落实进货查验、生产过程控制、出厂检验等责任。同时,方案还强调要加强风险防控和检验把关,建立风险清单和防控措施清单,提高问题发现和处置能力。
新挑战:生鲜乳过剩与消费疲软
当前,我国奶业正面临一些挑战。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我国出现生鲜乳阶段性过剩,价格走低。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奶业主产省生鲜乳收购价每公斤3.24元,同比下跌13.8%。业内人士分析,这主要是由于供给增速高于消费增速,导致生鲜乳阶段性过剩,加上国际奶价走低的影响,使得国内奶价也呈现下行趋势。
新机遇:消费升级与科技创新
尽管面临挑战,我国奶业仍具备诸多优势和发展机遇。从消费端来看,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乳制品消费需求持续增长,特别是中高端产品和功能性乳制品需求旺盛。从科技创新来看,我国奶业在数字化、智能化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例如,蒙牛打造的全球乳业首座全数智化工厂在宁夏投产,实现全球奶业最高年度人效比。伊利集团也建立了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集聚10余名院士和超过5000人的全产业链创新队伍。
新目标:从奶业大国到奶业强国
此次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乳制品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方案》,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台的。它不仅是为了应对当前的挑战,更是为了推动我国从奶业大国向奶业强国迈进。通过全面提升乳制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消费者信心,促进乳制品消费,最终实现奶业的高质量发展。
市场监管总局此举不仅有助于规范乳制品行业,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安心的消费环境。随着新规的实施,乳制品企业的生产流程将进一步规范化,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也将得到显著提升。这不仅是对消费者的保护,更是对中国奶业全面振兴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