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儒林外史》:一部揭示科举之弊的清代讽刺小说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13:2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儒林外史》:一部揭示科举之弊的清代讽刺小说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五十六回,以写实主义的手法描绘了各类人士面对“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展现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对人性腐蚀的过程,从而体现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突出少数人对人性的坚守,寄托坐着的理想。小说人物刻画细腻,白话的语言手法也运用娴熟,更因为高超的讽刺手法使小说成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佳作。

王冕

王冕出身田家,天文地理经史上的大学问无不精通;而又安于贫贱,以卖画为生,不与权贵相与,作者通过他的嘴,抨击了科举制度,“这个法却定得不好,将来读书人既有此一条荣身之路,把那文行出处都看轻了。”

在作者看来,文士们只有像王冕那样讲求“文行出处”,才能免于“功名富贵”的牢笼,堪称“品地最上一层。”这在当时是有一定的批判意义的。

周进、范进

周进、范进这两个人物,他们是作者在第二、三回中分别着力塑造的两个年纪老大而没有考中科举的可怜虫,这是两个腐儒的典型。二人在中举之前都是很穷困的,受尽别人的白眼和嘲讽。

匡超人

匡超人,原名匡迥,号超人,温州府乐清县人。小说在匡超人的行为描写中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表现质朴孝顺的匡超人,二是表现泯灭人性的匡超人。他本是一个淳朴的农村少年,为人乖巧、做事勤快,其对父亲的一片孝思,亦令人感动、小说最初对匡超人的行为描写是表现他纯朴孝顺的一面。

在流落他乡时,他受社会影响逐步发生了变化。在杭州,匡超人遇到了马二先生,并受马二先生的影响,把科举作为人生的唯一出路,考上秀才后,又受一群斗方名士的“培养”,以名士自居,以此作为追名逐利的手段。社会给他这样的道路,他巧妙周旋其间,一步步走向堕落。他吹牛撒谎,钻取功名,卖友求荣,忘恩负义,变成一个衣冠禽兽。

杜少卿

杜少卿是以作者本人为原型写成的,他不热衷功名,反对八股科举,不愿做官,被视为“自古及今难得的一个奇人”。在他身上蔑视科举的思想尤为突出。他说“这学里的秀才未见得好似奴才。”这对封建社会选拔官吏的制度是嘲讽,也是批判。

小说两极的人物碰撞,使人性的腐蚀和人性的良善都能够淋漓体现,使人物刻画与意蕴表达结合的佳作。

相关推荐

  1. 微文化—安徽名人—吴敬梓(三)
  2. 微文化—安徽名人—吴敬梓(一)
  3. 微文化—安徽名人—吴敬梓(二)
  4. 吴敬梓创作《儒林外史》
  5. 《儒林外史》最卑微的人讲出最伟大的道理
  6. 儒林外史
  7. 吴敬梓字是什么吴敬梓对科举的态度是怎样的
  8. 吴敬梓
  9. 解密:清代著名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有哪些故事
  10. 《儒林外史》的历史影响:该如何评价儒林外史
  11. 《儒林外史》简介:历史上最著名的讽刺小说
  12. 解密:清代著名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有哪些版本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