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成语进校园,孩子们爱上成语故事
邯郸成语进校园,孩子们爱上成语故事
近日,邯郸市邯山区滏园小学开展的“邯郸成语进校园专项教育系列活动”引发广泛关注。作为“中国成语典故之都”,邯郸拥有1584条成语典故,而此次活动正是对这一文化资源的创新性开发。
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让成语“活”起来
在滏园小学的特色服务课上,学生们正在上演一场别开生面的成语故事会。他们自编自导自演的《下笔成章》《以人为镜》《南辕北辙》等成语短剧,将古人的智慧与现代的创意完美融合。
“‘下笔成章’的小演员们将曹植的才情演绎得惟妙惟肖;‘以人为镜’的情景剧中,唐太宗的虚心纳谏令人印象深刻;而‘南辕北辙’的表演,则让观众在欢笑中领悟了方向比努力更重要的道理。”滏园小学的李老师兴奋地分享道。
寓教于乐,激发学习兴趣
此次活动不仅限于舞台表演,更是一次全方位的成语文化体验。学生们通过观看《跟着成语看邯郸》栏目,了解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在阅读课上,老师们的生动讲解让成语典故变得鲜活有趣;课间,成语接龙、成语快板等游戏更是让校园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以前觉得成语很难记,但现在通过表演和游戏,我不仅记住了成语,还理解了它们的含义。”四年级学生小明兴奋地说。
创新教学,传承文化
滏园小学的这次活动,正是邯郸市“成语文化浸润校园”行动的一个缩影。目前,邯山区各学校已累计开展各类成语文化特色活动160余场次。
邯山区教育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崔仲印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成语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从校园到城市,打造成语文化新地标
邯郸市不仅在校园内推广成语文化,更将其融入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从学步桥到铜雀台,从成语文化墙到成语主题公园,整个城市都弥漫着浓厚的文化氛围。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创新成语学习活动的形式和内容,让成语文化真正‘活’起来,成为邯郸的一张文化新名片。”崔局长信心满满地说。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教学活动,更是一次文化传承的创新实践。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滏园小学的学生们在欢笑中领悟了成语背后的深刻道理,也让“邯郸成语进校园”活动成为了当地文化传承的一道亮丽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