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春草长松牛羊归,王维笔下的辋川田园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34:5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春草长松牛羊归,王维笔下的辋川田园

王维的《田园乐七首》是一组描绘辋川别业生活的六言绝句,其中第四首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生活图景。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风光的优美,更体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感受其中的田园乐趣。

田园乐七首·其四
唐·王维
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词句注释

  1. 绿:一作“碧”。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绿:一作”碧。
  2. 落落:松树高大稀疏的样子。
  3. 村巷:村中街巷。
  4. 童稚:儿童;小孩。衣冠:士大夫的穿戴。指官吏。

白话译文

茂盛的春草,在秋天还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绿色。高大挺直的松树,夏季的树荫凉爽。
牛羊无需人们去驱赶,自己会回到村里的小巷子。孩子们天真烂漫,不认识达官显贵。

创作背景

《田园乐》是一组由七首六言绝句组成的组诗,题目一作《辋川六言》,是诗人退居辋川别业时所作。这组诗共七首,各首独立成章,联缀起来又是一个整体,都是描写大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美好。组诗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辋川的田园生活与自然景致,深婉委曲地表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与精神境界。

本文所选为组诗的第四首。这是一首描写田园生活乐趣的诗。本诗前两句“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侧重写景:春草秋绿,长松夏寒,田园景色一年四季美丽宜人。后两句“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写乡村野趣:牛羊暮而知归儿童不识得官员。因为此地远离尘嚣,他们从没见过穿官服的人。可见这里“官念”淡薄。诗人从儿童的眼里看出了村野的真趣。

《楚辞·招隐士》有言:“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正是以芳草召唤隐士归山。《旧唐书·隐逸传》记高宗问隐士潘师正:“'山中有何所须?’对曰:'所须松树、清泉,山中不乏。’”“萋萋芳草”、“落落长松”正是隐士所慕,春天有芳草,夏天有长松,这是多么惬意。上面写自然环境,下面写人事环境了。“牛羊自归村巷”,这就是“日之兮兮,羊牛下来”。妙在“自归”,而不是“牧童驱犊返”(王绩《野望》),牛羊的驯狎格外显出村巷的和平、宁静,后来陆游在一首田园诗中写道“桑竹成阴不见门,牛羊分路各归村”,其意境可能从此诗中借鉴。牛羊衬托下面的童稚。“衣冠”,做官人穿戴的衣帽,这里代指“官人”。写小孩不认识做官的人,表现出这里的静僻、人民的纯朴,真象桃花源中人那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又像上古那首古歌所歌咏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足见这里人们的生活是十分自由自在的。这里的“衣冠”还可能是自指。诗人隐居于此,但身份还是官人,而孩子们并不知他是官人,或者根本不在乎他是否官人。这朴野的乡间不需要繁文缛礼,不需要人事应酬,这在外间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

诗歌表现辋川风光和自己生活其间的安闲自在,采用的是以少概多的描写笔法,一句一景,就象一幅幅图画一样,这些画面连接在一起,构成了含蕴丰富的“辋川闲居图”。六言绝句由于句、字都是偶数,自然趋于骈偶,又由于两字一顿构成语义单位,不便灵活组合,因此,音节就不免单调,容量也不免窘促。俞见龙说:“盖诗以咏性情,圆融则易遣兴,直方则难措辞,是以(六言诗)古今俱鲜。”(《唐诗画谱·六言画谱》跋)咏性情、叙事理,确实并非六言所长,而写景造境则有可能由实见虚、化板为活,写出好的作品来。“诗中有画”最是符合六言绝句体性,王维这几首诗受到后人很高赞誉并被绘入《唐诗画谱》,主要原因盖在于此吧。

组诗的第六首道:“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归,莺啼山客犹眠。”苕溪渔隐(胡仔)读此感叹说:“每哦此句,令人坐想辋川春日之胜,此老傲睨闲适于其间也!”(《丛话后集》)这首写的虽然不单纯是春日,色彩也没有那么明丽,但令人读来也觉着有相似的感受。

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字摩诘,原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后其父迁家蒲州(今山西永济县)。21岁中进士,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42),任右拾遗等职。安史叛军攻陷长安时曾授伪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此称王右丞。晚年隐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王维诗歌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田园山水诗的创作上。他融合并发展了陶潜、大小谢田园山水诗的特点,清新自然,词秀调雅,独树一帜。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与孟浩然并称“王孟”。他的诗佳句颇多,有浓厚的诗情画意,苏轼曾赞美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同步练习

1.本诗的题目中有“乐”字,请概括作者写了哪些“乐”。
春草新绿—( )—( )—闲适生活
2.你是怎样理解第二句中的“夏寒”一词的?
3.二、三、四两句描绘了一种怎样的生活?
4.“寒”字本是形容温度的,试赏析它在这里的作用。

参考答案

1.夏松茂盛;牛羊晚归
2.这里的“夏寒”应该理解成松树葱郁、茂盛,给人以阴凉之意。
3.描绘了一种闲适、平和、质朴的田园生活。
4.“寒”字写松树给人阴凉之感,从侧面突出松树的葱郁、茂盛,表现了诗人内心的闲适和宁静。

推荐阅读

田园乐七首
其一
厌见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
官府鸣珂有底,崆峒散发何人。
译文:
饱见高堂深院里的官府人家,经常出入北里南邻上层社会。
追名逐禄者常到官府出入,而在山中散发隐居者是什么人?

其二
再见封侯万户,立谈赐璧一双。
讵胜耦耕南亩,何如高卧东窗。
译文:
有人很快就能够封侯万户,在交谈的当时就能得到赏赐玉璧一双。
这怎么能比得过归隐躬耕南亩,怎么比得上高卧东窗的闲适生活。

其三
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译文:
采菱泛舟体验渡头疾风正吹,拄着拐杖到树林西面看夕阳西斜。
我就是那杏树坛边的渔父,也就是住在桃花源里的人家。

其四
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译文:
茂盛的春草,在秋天还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绿色。高大挺直的松树,夏季的树荫凉爽。
牛羊无需人们去驱赶,自己会回到村里的小巷子。孩子们天真烂漫,不认识达官显贵。

其五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译文:
寂静的小村庄横卧在远处的山边,靠近天的地方有棵树独立于高原之上。
生活在颜回那样简陋、艰苦的环境中,与陶潜那样与世无争的高士为邻。

其六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译文:
桃花瓣上还含着昨夜的雨珠,雨后的柳树碧绿一片,笼罩在早晨的烟雾中。
被雨打落的花瓣洒满庭园 ,家童还未打扫,黄莺啼鸣,山客还在酣睡。

其七
酌酒会临泉水,抱琴好倚长松。
南园露葵朝折,东谷黄粱夜舂。
译文:
喝酒时正好遇到山泉,醉后喜欢抱琴倚靠在大松树旁。
早上到南园去摘折露葵,晚上来到东谷舂捣黄粱。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