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三七:性温味甘微苦,主治内外出血与跌打损伤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14:0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三七:性温味甘微苦,主治内外出血与跌打损伤

三七,又称田七,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它主要产于中国广西、四川、云南等地,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本文将详细介绍三七的各个方面,包括其别名、英文名、药用部位、植物形态、产地分布、采收加工、药材性状、性味归经、功效与作用以及临床应用等。

基本信息

  • 中药名:三七(sanqi)
  • 别名:田七、参三七、盘龙七、金不换、血参、山漆
  • 英文名:Notoginseng Radix Et Rhizoma
  • 药用部位: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F.H.Chen.的根及根茎

植物形态

三七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短,斜生;主根粗壮,肉质,倒圆锥形或圆柱形,常有疣状突起的分枝。茎直立,不分枝。掌状复叶,3~4片轮生于茎顶,小叶通常5~7,膜质,长椭圆倒卵形或长圆披针形,基部1对较小,先端长渐尖,基部近圆形,多不对称,叶缘有细密锯齿,齿端具小刚毛。伞形花序单独顶生,花小,多数两性,少杂性。花萼5齿裂;花瓣5,黄绿色,先端尖;雄蕊5枚,花丝线形;花柱上部分离为2。核果浆果状,近肾形,成熟时红色。花期6~8月,果期8~10月。

产地分布

野生于山坡丛林下。现多栽培于海拔800~1000米的山脚斜坡或土丘缓坡上,以土壤疏松、富含腐殖质的酸性土壤为宜。分布于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采收加工

一般种4年收获,秋季花开前采挖者称“春七”,饱满,质佳;11月种子成熟后采挖者称“冬七”,较松泡,质较次。采挖后,除去地上茎及泥沙,剪去芦头、侧根、须根,洗净,晒干。

药材性状

类圆锥形或圆柱形。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有断续的纵皱纹及支根痕。顶端有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体重,质坚实,击破后皮部与木部常分离,断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皮部有细小棕色斑点,木部微呈放射状纹理。气微,味苦而后微甜。

性味归经

性温,味甘、微苦。归肝经、胃经。

功效与作用

散瘀止血、消肿定痛。属止血药下属分类的化瘀止血药。

临床应用

用量5~10克,煎汤服;外用磨汁涂、研末撒或调敷患处。用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胸腹刺痛、跌扑肿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