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胫腓骨骨折的治疗方法与康复方案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41:5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胫腓骨骨折的治疗方法与康复方案

胫腓骨骨折是常见的下肢骨折之一,涉及胫骨和腓骨的损伤。这种骨折可能由高能量创伤(如交通事故)或低能量创伤(如跌倒)引起。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和非手术治疗,具体选择取决于骨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本文将详细介绍胫腓骨骨折的治疗方法、康复方案以及相关临床病例分享。

胫腓骨骨折的治疗方法

髓内钉固定

髓内钉固定是一种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其特点如下:

  • 优点:固定牢靠,允许早期下地活动,对软组织要求相对较低。最佳适应症为胫腓骨中段闭合骨折。
  • 缺点:中上段、中下段骨折相对较难处理,对临床医生的经验有一定要求。需要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

锁定钢板固定

锁定钢板固定也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其特点如下:

  • 优点:适用于近端或远端骨折,当髓内钉固定困难时可作为替代方案。
  • 缺点:对软组织要求较高,虽可MIPPO闭合复位,但难度较大。不敢早期下地,易发生内固定断裂,需二次手术。

外固定架

外固定架适用于以下情况:

  • 优点:对软组织要求低,伤后早期即可手术,无需二次手术。
  • 缺点:复位困难,术后带架不方便。主要用来治疗开放伤或做临时固定,以及治疗感染、骨缺损、畸形矫正等。

石膏、夹板固定

石膏、夹板固定适用于无移位的稳定骨折,其特点如下:

  • 优点:操作简单,成本较低。
  • 缺点:固定不牢靠,影响膝踝关节活动,临床极少使用。需要做好管理,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松紧度,观察骨折位置及愈合情况。

胫腓骨骨折的康复方案

阶段1:术后0-4周

  1. 早期关节活动度练习:力求角度有所改善即可,避免反复屈伸,多次练习。
  2. 关节肿胀处理:肿胀会伴随整个练习过程,肿胀不随角度练习及活动量增加而增加属正常现象。肿胀的突然增加应调整练习,减少锻炼量或者锻炼时间,同时可以冷敷,抬高患肢。
  3. 股四头肌激活训练:患者仰卧或坐位,应激活股四头肌并用力将膝关节伸直保持5秒。足跟下方可放置一毛巾卷让膝关节更进一步伸展和激活股四头肌,10次/组,每天2组。
  4. 直腿抬高训练:患者仰卧位,收缩股四头肌保持腿部伸直,并将整条腿抬离床面。在45°保持1~2秒,然后慢慢降低。这种方法适用于股四头肌,也适用于髋屈肌群和核心肌群。
  5. 俯卧位踝关节悬挂训练:膝关节被动伸展,俯卧在床上进行此训练,腿悬离床面。床沿应该刚好在髌骨位置的近端。如果膝关节不完全伸展,训练时可以增加足踝处的重量,从0.5kg到2kg。3~5分钟/次,每天3组。
  6. 踝泵:应尽可能多地进行,以维持血液循环。
  7. 髌骨松解训练:取仰卧位伸直双腿,放松大腿肌肉,分别向内、向外、向上、向下推动髌骨,在每个方向上维持10秒钟为一次,每组30次,每日2-3组。
  8. 仰卧位足跟滑动训练:患者仰卧时,让患者使用对侧腿或毛巾来辅助膝关节屈曲。保持最大屈曲位置,直至感觉到紧绷或拉伸并保持5秒。然后,将膝关节伸直并重复,目标是在4周达到屈曲90°。每组10次,每天2组。
  9. 坐位足跟滑动训练:坐在椅子上,将足跟滑到椅子下面,最大限度地屈曲,目标是在4周內达到90°。患者可以在椅子上向前滑动身体,同时将脚稳定在地板上以增加膝关节屈曲。保持5秒,然后伸展腿并重复,每组1-2次。1天2-3组。

阶段2:术后4-8周

  1. 维持全范围伸膝和110°的屈曲活动范围→继续股四头肌肌力训练。
  2. 仰卧位足跟滑动训练:患者仰卧,让患者使用健侧腿或毛巾辅助患侧膝关节屈曲。保持最大屈曲位置,直至感觉到紧绷或拉伸,并保持5秒。然后,将膝关节伸展并重复,目标是在8周内达到110°,10次/组,每天3组.
  3. 坐位足跟滑动训练:坐在椅子上,将足跟滑到椅子下面,最大限度地屈曲,目标是在8周內达到110°。患者可以在椅子上向前滑动身体,同时将脚稳定在地板上以增加膝关节屈曲。保持5秒,然后伸展腿并重复,10次/组,每天3组。
  4. 股四头肌激活训练:患者仰卧位或坐位,激活股四头肌并用力将膝关节伸直并保持5秒。脚跟下方放置一卷毛巾可以使膝关节更进一步伸直和激活股四头肌。20次/组,每天3组。
  5. 直腿抬高:患者仰卧位,收缩股四头肌保持腿部伸直,并将整条腿抬离床面。在45°保持10~30秒,然后慢慢降低。这种方法适用于股四头肌,也适用于髋屈肌群和核心肌群。如果患者由于股四头肌激活不足而未准备好进行此项训练,拾腿时会屈曲膝关节。患者可能需要训练每天3组,10次/组
  6. 俯卧位踝关节悬挂:膝关节被动伸展,俯卧在床上进行这个训练,腿悬离床面。床沿应该刚好在髌骨位置的近端。如果膝关节不完全伸直,训练时可以增加脚踝处的重量,从0.5kg到2kg。3~5分钟/组,每天3组。
  7. 站立位提踵:面对墙站立,同时收缩股四头肌保持膝关节伸直,脚尖站立抬起足跟保持3秒,然后慢慢回落。让患者尽可能少地借助墙壁达到平衡。20次/组,每天3组
  8. 站立位屈膝:患者应该站于平行杆内或以墙壁作支撑。患者应慢慢地屈曲术侧膝关节,使足跟靠近臀部。20次/组,每天3组
  9. 髋关节外展运动:健侧卧位,保持患侧膝关节伸直位并抬高到45°,保持3秒,然后慢慢降低,每天重复20次。
  10. 靠墙蹲训练:患者背靠墙站立,脚尖朝前,足跟离墙壁15~30cm。让患者通过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来降低身体,直到膝关节屈曲到45°,在45°时暂停5秒,然后向上滑回起始站立位置。20次/组,每天3组。(年纪较大患者不建议做静蹲的训练)
  11. 坐位伸膝抗阻锻炼:1.髌骨及脚趾垂直向上2.踝关节尽可能的向头部背伸(勾脚),踝关节处放0.5-3kg的沙袋,3.缓慢伸直膝关节,此过程超过4秒钟4.保持大腿不离开椅子5.维持5秒钟6.缓慢放下,此过程超过4秒钟7.如此循环10次为1组,每天练习10-30组,双腿交替进行。

阶段3:术后8-12周

  1. 进行正常的跟-趾步态步行→肌力训练。下角度目标:在12周内完全屈曲。重复阶段2的训练内容,在此基础上,增加以下训练内容:
  2. 座椅蹲站:患者站于座椅前,缓慢蹲下直到臀部接触座椅,然后立即站起回到起始站立位。不允许患者坐在椅子上。随着患者力量的改善可以逐步增加手持重量。每天3组,每组重复20次
  3. 坐位蹬腿:股四头肌肌力训练。从简单的小负荷开始,每周随着患者的进步增加负荷。不要超过患者自身的体重。膝关节屈曲不要超过90°。每天3组,每组重复20次。
  4. 固定式功率自行车:这项训练可以帮助改善膝关节活动和肌力。调整座椅高度,确保手术侧的踏板在踩到最底部时手术侧膝关节能够完全伸直。从低阻力开始并在4周内缓慢增加阻力。每天进行20~30分钟的训练。
  5. 牵伸:除了肌力训练外,牵伸训练也十分重要。3个主要的牵伸动作是俯卧位股四头肌牵伸、腘绳肌牵伸和腓肠肌牵伸。每天每个牵伸动作需要进行2组,每组重复5次,每次维持15~20秒。

阶段4:术后12-24周

  1. 应继续进行第三阶段的训练,但是必须减少组数和重复的次数(2组,10~15次/组),以便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肌力训练、心血管训练和运动专项训练。
  2. 肌力训练应与心血管训练或运动专项训练隔天交替进行
  3. 肌力训练日(3天/周)
  • 第三阶段训练(2组,10~15次/组):可适当增加少量阻抗。
  • 上/下台阶:强调增强肌力、平衡和本体感觉训练。患者将手术侧下肢置于一个低平、稳定的踏板上。非手术侧下肢离开地面,缓慢屈曲手术侧膝关节,使非手术侧下肢轻触地面。随后伸直手术侧下肢回到起始位置。在训练过程中需保持直立平衡。保持大腿、膝关节和足部均指向前方,不允许旋转。踏板的高度可以随患者功能的改善逐渐增加至8cm、15cm和23cm。根据条件和平衡情况,重复2组,每组10~15次。

阶段5:术后24周及以后

  1. 重返正常的旋转运动(推荐使用ACL支具)能恢复到这种水平。虽然大多数人可以恢复到他们受伤前的活动水平,但有些人只能回到较低的水平。长期而言,许多ACL重建的患者仍可能会出现关节炎。临床医师正在研究如何优化结果的技术,预防并发症,并预测出现关节炎和再次撕裂的风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