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肺炎:发霉食物的隐形杀手
霉菌性肺炎:发霉食物的隐形杀手
近日,“男子扫墓后发烧竟因吸入霉菌”登上热搜,引发广泛关注。这起事件再次提醒我们,霉菌性肺炎这个“隐形杀手”就在我们身边。
什么是霉菌性肺炎?
霉菌性肺炎,又称真菌性肺炎,是一种由真菌感染引起的肺部疾病。其症状与普通肺炎相似,如咳嗽、疲劳、呼吸困难和发热等。但霉菌性肺炎的痰液中常含有真菌,呈现拉丝状,且不易咳出。这种感染多见于免疫力低下、长期使用激素、肿瘤化疗或器官移植的患者。
霉菌性肺炎的传播途径
霉菌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肺部引发感染。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中,或接触到发霉的物品时,应注意防护,避免霉菌进入肺部。霉菌性肺炎的特征性表现包括痰液拉丝和咯血。诊断需结合病史,进行痰培养、肺泡灌洗液等检查,并配合影像学检查。
高危人群
- 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者
- 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恶性肿瘤)的人群
-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抗生素的患者
- 长期居住在潮湿环境的人
发霉食物与霉菌性肺炎的关系
霉菌在食物上生长,释放出的孢子一旦被吸入,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包括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专家提醒,避免食用发霉食物,及时处理家中易发霉的区域,保持室内通风干燥,是预防霉菌性肺炎的关键。
如何预防霉菌性肺炎?
保持环境干燥通风:霉菌喜欢潮湿、温暖的环境。当下,正是气温回暖的时候,也是霉菌滋生的季节。比如坟地常年无人清理,大量落叶覆盖土壤,气温回暖成了霉菌生长的温床;通风不良、潮湿的房间里,容易滋生霉菌;尤其是墙角、窗台,厨房的水池、灶台,厨具餐具、胶圈,冰箱内部,洗手间、浴室,洗衣机内部,空调等容易滋生霉菌,长时间不用的书籍、地毯也容易滋生霉菌。
避免接触发霉物品:打扫卫生时,最好戴上口罩和手套。对于霉菌,免疫力正常的人群大多不容易感染致病,有基础疾病或免疫力较低的人群,或者长期在平房、地下室等潮湿环境中居住的人群,或者长期在农田、牛栏、猪圈等潮湿环境中劳作的人群,或者经常接触野生动物及家禽、飞鸟皮毛的人群,则较普通人容易患病。
戴口罩防护:平常外出应养成戴口罩的好习惯,避免一些细菌或者病菌进入呼吸道诱发感染疾病。
增强免疫力: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多运动,可提高身体素质,提高机体免疫力,防止各种病毒真菌入侵。保持情绪的稳定:人的情绪对机体的机能状态以及健康状况影响很大,当情绪波动较大时,内分泌容易失调,机体功能紊乱,人体代谢异常,免疫力下降,各种疾病就很容易发生。
多休息:尽量不要熬夜,避免劳累,因真菌感染多因身体免疫下降所致,而疲累状态下人体的抵抗力较弱。
保持环境整洁:避免长期处于潮湿阴暗的环境,保证居住环境干净,避免接触或进食发霉变质的食品。
特殊人群需特别注意: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可考虑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此外,定期进行肺部检查,早期发现并治疗肺部感染,也是预防霉菌性肺炎的重要措施。
霉菌性肺炎是一种严重的肺部疾病,患者应引起重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防范霉菌感染,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身免疫力,以预防霉菌性肺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