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版纳植物园科普活动,带你玩转热带雨林

创作时间:
2025-01-21 17:44:0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版纳植物园科普活动,带你玩转热带雨林

2024年12月31日至2025年1月1日,中国科学院将举办“复兴路上的科学力量”跨年科学演讲活动。作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将通过直播镜头,带领全国观众近距离接触美丽而丰富多样的热带植物,感受热带雨林的独特魅力。

近年来,版纳植物园不断创新科普形式,丰富科普内容,通过直播、论坛、讲座等多种方式,让科学知识走进千家万户。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版纳植物园近期举办的精彩科普活动吧!

01

跨年科学演讲:17小时超长直播,展现科技力量

2024年12月31日至2025年1月1日,中国科学院将举办“复兴路上的科学力量”2025跨年科学演讲活动。多位专家学者、科普达人和慢直播团队将在此次活动中带来硬核又趣味满满、关乎国家发展又贴近生活的精彩内容。

12月31日下午五点起,全国政协委员许进将讲述“两弹元勋”科学家的故事,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郑会龙将带来“微重力燃烧实验的未来”科普报告,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宗成庆将讲述大模型对社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易鸿宇将讲述2025年生肖“蛇”之演化谜题。

12月31日晚上八点起,丁洪、高福、褚君浩、杨学明四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将陆续讲述凝聚态物理、微生物与人类、智能传感器、化学动力学等领域精彩知识;报告结束后将播出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邓子新、人大附中联合学校总校常务副校长周建华、微博首席科学家张俊林带来的“创新人才培养”圆桌会谈;与“双直播间”同步进行的还有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曹则贤对经典力学的精彩诠释。

两个板块之间还将播出探访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特别节目,带领观众近距离接触美丽而丰富多样的热带植物。

跨年演讲之后,“醉美星光”、“能量曙光”、“奇趣韶光”、“砥砺荣光”等篇章继续演绎精彩。持续17小时的跨年融媒直播,以时间为线,以科技为轴,联动全国80余个科技点位和近百名科技工作者,展现中国复兴路上日新月异的科学力量:“醉美星光”板块将目光投向国内六个最佳观星点位,同步直播跨年夜的浩瀚星空;“能量曙光”将在祖国多个科技地标展开一场日出接力,展示极地天光、子午观天和遥感天象等系列科技成就;“奇趣韶光”板块将探访有趣的科普地标;“砥砺荣光”将探访十大科学秘境。

跨年科学演讲是中国科学院在实施“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和“‘科学与中国’科学教育”计划过程中形成的品牌科普活动,2019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首次举办。活动自创办以来,在内容与形式上不断丰富创新,从起初的3小时跨年演讲发展为集演讲、探访和慢直播于一体的超长直播,由各领域院士专家、科普达人联袂讲演的公众科学盛宴。

本次活动由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上海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和新浪集团承办,微博、新浪新闻和国家开放大学出版传媒集团协办。

02

植物总动“园”:直播探秘西双版纳食物文化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来临之际,中国植物学会携手全国75家植物园,在2024年全国科普日期间推出植物总动“园”系列科普活动,倡导全社会树立和践行“大食物观”,助力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高质量发展。为让公众更好的了解热带食用植物,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简称“版纳植物园”)环境教育中心于9月21日至22日连续组织了4场直播活动,带领公众从菜市场、傣家庭院、植物专类园和专家科普讲座等4个维度全方位探秘西双版纳丰富多彩的食物文化。

9月21日,环境教育中心直播团队在官方抖音平台上完成2场直播,主题分别为“版纳菜市场植物学奥秘”和“探秘傣家庭院植物”,由新媒体主管莫海波与傣族科普讲解员依坎旺、依应香和环境教育方向的研究生们一起走进勐仑菜市场和曼仑傣寨庭院,为公众介绍西双版纳勐仑菜市场极具民族特色的多种野菜以及傣族庭院丰富多样的食用植物。

9月22日,直播团队在官方微信视频号上完成2场直播,主题分别为“全国科普日专家讲座”和“寻找野生蔬菜园的宝藏”,专家讲座包括版纳植物园主任杨永平研究员的《版纳植物园践行大食物观科研活动的回顾与展望》和园林园艺中心杨婷婷高级工程师的《浅淡西双版纳傣族药食两用植物》两场报告。下午的直播活动由环境教育中心副主任刘光裕主持,园林园艺中心退休职工黄自云、傣族讲解员依应和环境教育方向的研究生们共同参与,将野生食用植物园中种植的特色野菜(如毛叶轮环藤、白肉榕、树头菜等)、野果(如海船、野茄等)以及当季菜市场上售卖的野菜进行了科普讲解。

近年来,版纳植物园结合科学研究、植物迁地保护、科普展览等工作,积极在官方微博和抖音上进行视频直播发布,形成了一定的宣传特色,为提升植物园的社会影响力做出了贡献。

03

罗梭江科学教育论坛:搭建科学教育交流平台

2024年10月24至26日,第七届罗梭江科学教育论坛在版纳植物园举办。本届论坛主题为“科学教育背景下的自然教育”,来自中国科学院所属机构、植物园、高校、科普教育基地、自然教育机构、中小学等120余名科学教育工作者及自然教育实践者共聚罗梭江畔,线上参会人员超过5500人次。

论坛进行了4场大会报告、18场专题报告和7场案例分享报告、25个板报交流,以及5个单位的文创产品展示等环节,为参会嘉宾搭建了深入交流、共谋合作的平台。

在大会报告环节,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教授级画师曾孝濂先生以博物画中的科学与艺术为题,通过一幅幅精美的博物画,讲述了自己潜心创作博物画的心路历程,并道出了科学与艺术都需要持续的热情和高度的专注。李越讲述了自己关于科学教育领域的若干思考,介绍了科学教育的内涵、任务、科学方法的培养等,强调了从思维的抽象到思维的具体的重要性,并从课程建设、教师队伍的建设、科学教育的公平性,以及科技革命对教育的影响四个角度展望了科学教育面临的挑战。中国科普研究所王大鹏副研究员的报告主题是用科学方法做好科普,解读了优质科普工作背后所涉及的理论和方法,并用鲜活的案例说明科普从业者开展科普工作的科学原则和方法。版纳植物园陈进研究员以走向科学教育与自然教育的融合发展为题,分析回顾了科学教育研究和自然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指出在当今时代二者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通过两个实证研究的案例提出科学教育与自然教育融合发展的方向。

在专题报告环节,18名报告人围绕科学教育的趋势与未来、基于场馆与基地的自然教育、人工智能时代的科学与自然教育、研学旅行发展的新探索与实践四个议题,系统又精彩地讲述了各自领域的最新进展。在圆桌交流会环节,与会代表深入讨论,跨领域的思想碰撞激发了科学教育与自然教育的新思路。

论坛闭幕式上,甘烦远向各位报告人和参会嘉宾表达了感谢,并强调了不同领域专家的参与和贡献,对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表示了认可。他还特别感谢了合作伙伴清华长三院创新发展研究所,期待未来的进一步合作。甘书记表达了对科学教育和自然教育融合之路的信心,希望大家继续努力,为培养创新人才作出贡献。

近年来,自然教育在国内迅速发展,本届论坛积极回应自然教育发展过程的热点议题,聚焦科学教育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作为中国科学教育领域多学科交流的高质量平台,罗梭江科学教育论坛负有思想启航的重要使命。第七届罗梭江科学教育论坛汇聚了科学教育和自然教育的新思考、新实践,对如何培养具备科学素养的公民具有重要启示。

本届论坛由植物园科普工作协作组、中国植物园联合保护计划、中国植物学会、云南省生态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云南省热带雨林与亚洲象保护重点实验室、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创新发展研究所、长三角科技传播与创新转化中心承办。罗梭江科学教育论坛于2016年创办,定期在版纳植物园举办,吸引着众多国内外科学教育从业者和相关专家学者相聚罗梭江畔,已逐渐成长为中国科学教育领域多学科交流的高质量平台,引领国内科学教育、环境教育的发展方向。

作为我国重要的热带植物研究基地,版纳植物园不仅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更在科普教育领域持续发力,通过不断创新的科普活动,让科学知识更加贴近大众,激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为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培养未来科技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