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我国草莓产业的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

创作时间:
2025-01-21 17:34:4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我国草莓产业的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

草莓产业作为我国重要的特色农业产业之一,近年来发展迅速,不仅产量位居世界第一,而且在区域布局、市场需求、加工技术等方面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然而,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品种依赖进口、规模化程度低、产业链短等挑战。本文将全面分析我国草莓产业的现状,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我国草莓产业的现状分析

草莓产业区域布局分析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已建立了东北、黄淮海、长江中下游、西南、华南五个草莓主产区。其中,辽宁省是东北的主产区,以丹东草莓最为有名,是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黄淮海地区是我国最大的草莓产区之一,草莓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35%。长江中下游产区主要分布在江苏、安徽、湖南、湖北、上海等地,草莓年产量约占全国36%。

草莓需求情况分析

随着我国人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草莓的大众需求越来越旺盛。草莓消费群体日益广泛,不仅有年轻人和中年人,还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加入草莓消费大军。此外,草莓在儿童、青少年中的受欢迎程度也逐年上升。消费方式多样,主要包括新鲜草莓、草莓果干、草莓饮料、草莓蛋糕等。据统计,2020年我国草莓表观需求量为344.3万吨,较2019年增加5.2%。

草莓进出口情况分析

虽然我国草莓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增加,但出口量却在减少。2022年中国草莓出口数量为4679吨,出口金额为8846.2万美元。进口的草莓产品主要是冷冻草莓和草莓制品,进口规模相对较小,占我国草莓产量的1%左右。

草莓制品加工情况分析

目前,我国草莓加工企业类型较少,工艺简单落后,加工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单一、短、不稳定,主要品类有草莓酱、草莓酒、草莓汁、草莓蜜饯、草莓蜜饯、草莓干等,其中草莓酱产量最大、销量最好。

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外品种占主导,自主优良品种少

目前,我国栽培的草莓品种大部分从国外引进,占我国栽培草莓品种的90%以上。虽然我国自主选育了宁玉、京桃香等几个优良品种,但国产优良品种偏少,特别是具备应用推广前景的品种更少。

季节性明显,周年栽培技术缺乏

我国草莓栽培的主要特点是冬、春季草莓生产能力高,夏、秋季生产能力低。虽然在高纬度、高原地区适合种夏秋草莓,但在寒冷的地方种植耐寒的植株和四季品种的成本相对较高,缺乏周年高产技术支持。

栽培品种杂乱,良种普及率和标准化程度较低

目前我国草莓产区品种杂乱,果农不具备专业知识,对草莓品种缺乏了解,很难辨别其优劣。品种名称也混乱无序,草莓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现象比较普遍,影响了草莓优良品种的推广。

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种植程度偏低

我国草莓以零散种植为主,规模化种植的企业相对较少,规模化生产程度较低,生产风险大,产业化程度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大多数农场仍采用人工作业,机械化程度偏低,费时费工、效率低。

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

目前,草莓产业链短,主要以鲜果销售为主,另有果脯、果酱等低附加值加工产品,产品档次较低。相比之下,日、韩、欧美草莓加工技术更加成熟,研制出了草莓张糕、草莓巧克力等多种高附加值的畅销产品。

供求关系不稳定,市场价格波动较大

草莓市场供需关系不稳定,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导致草莓产业效益不稳定。由于草莓价格波动较大,种植户难以做到合理规划种植规模。

品质不一,品牌建设滞后

我国草莓产业在质量和产量方面落后于日本、欧美发达国家。一是缺乏科学引导,草莓栽培生产盲目性比较强;二是草莓种植户呈现分散化、粗放化,产业化成度不高;三是草莓生命力比较强,寄生虫等病虫害较多,影响了草莓的品质和产量;四是质量和品牌建设落后于日韩、欧美。

专业人才匮乏,管理营销团队极少

我国虽然草莓种植历史悠久,栽培成果居世界第一,但真正精通草莓育种、病虫害防治和栽培管理的熟练技术人员、管理和营销队伍却寥寥无几,不利于草莓种植技术推广和产业化发展。

我国草莓产业主要发展趋势

种苗繁育技术进一步体系化

近年来,通过逐步发展无毒、无病害、无退化的草莓三无育苗体系,从源头上解决了草莓种苗携带病毒、土传病害和品种退化的问题。草莓产业还需要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提高草莓苗的质量和产量。

生产管理向绿色化方向发展

在草莓种植中,注重优化栽培环境,减少化肥的使用,增加庭院粪肥的使用,减少农药使用量,采用多种物理、生物防治方法,实现草莓绿色栽培,达到无毒、无毒、无残留标准,维护好草莓消费市场。

草莓产业链有进一步延伸的趋势

草莓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产业链分工的完善,表现在种植、生产设备、包装、智能温室、保障服务、冷物流、设计开发、电子交易平台等多个方面。

草莓产业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

围绕草莓全产业链,开发草莓加工的新技术、新产品,推出草莓系列产品及衍生品,包括酒、果酱、茶以及草莓巧克力、草莓面条、草莓饼干、食品的香料等产品。将新鲜草莓加工成草莓干、草莓片、草莓粉等新产品,既解决了草莓的质保问题和运输问题,又扩大了草莓产品的贸易。草莓中的维生素、氨基酸等药用物质用于生产医疗保健品,前景非常好。

对我国草莓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树立品牌意识,创新经营机制

草莓种植企业要树立产品意识,精心打造自己的品牌,用品牌创造良好价值,用品牌带动销售,用宗旨创造价值,用宗旨生存。要创新业务,鼓励种植单位成立草莓联合体、技术联盟,或者建立合作伙伴来扩大业务,延伸产业链。

大力培植草莓加工龙头企业

一是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减税降费。二是信贷政策支持。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信贷机构要提供专项贷款,鼓励企业创业。三是科技支撑龙头企业发展。农业部门资金要投向龙头企业或相关支柱产业和草莓基地。给予科研攻关、技术推广等支持。

提高草莓产业标准化能力和水平,促进品质提升

一是聚集现有优势草莓基地,做好草莓示范园创建工作,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发展高档草莓生产,促进我国的草莓产业可持续发展。二是引进生产设备,打造优质草莓生产,促进我国草莓产业可持续发展。三是加强技术创新,提高草莓生产科技水平。聘请专家和技术员,将草莓技术服务连接到千家万户。四是加强教育,提高群众草莓种植技术水平。

提高草莓产业发展的组织化、产业化和效率

一是加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坚持机构培训与主流培训相结合,参观与亲身体验相结合,分阶段实施培训,着力建设一支有针对性、有目标、懂实践的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队伍,继续鼓励规范合作社发展。二是做强做大龙头企业。依托优势草莓基地,加快培育冷链仓储、营销、精深加工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围绕设备更新、链条拓展、新产品开发等规划实施一系列大型项目建设。加强对现有草莓加工、销售企业的扶持力度,特别是充分发挥当地草莓产销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使现有加工、销售企业做大做强。三是完善草莓市场流通体系。着力发展冷链物流、连锁营销、农超对接、网上直播等草莓营销新方式。加强经纪人队伍建设,加强与海外企业家和外贸联系,与北京新发地、各地大型超市等农产品市场,建立稳定的产品供应关系,全力扩大草莓出口,缓解果农销售压力,带动我国草莓产业快速发展。

加强科学技术培训,提高种植技术水平

邀请国家草莓产业技术体系和国家草莓产业技术体系的专家,围绕大型草莓产业建设项目开展草莓技术和产业发展培训班,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当地“土专家”深入生产一线,采用理论讲解和现场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技术培训,通过培训,培养一批懂科学、善管理、会经营的草莓产业“新农人”。

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实力

要从根本上扭转目前草莓加工技术水平低、科技投入不足的问题。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鼓励草莓种植加工现代化。要从根本上扭转现有草莓加工厂技术水平低、科技投入不足的局面。同时,要注重产品的多功能化、深度开发。要建立健全草莓加工业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体系,确保草莓加工产品质量。引导草莓企业做好市场调研、预测分析,加强草莓市场营销网络建立,运用现代营销知识经营企业,创建知名草莓品牌,利用知名品牌拓展和占领市场。

做大做强草莓贮藏及冷链物流业

深入实施草莓产业后处理工程,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大草莓贮藏政策补贴力度,开展冷冻冷藏技术研究,提高冷链物流效率,对老旧冷库改造提升,注重设备的节能环保,更好地保持草莓鲜度和商品性,延长草莓贮藏期、保鲜期和销售货架期。

大力发展“草莓+”新业态,拓宽和延伸产业链

横向、纵向拓展草莓产业链,丰富产业链内容。一方面,对草莓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进行横向拓宽,扩充各环节产品的功能。同时,发展三产融合,依托乡村特色资源优势,打造“草莓+乡村旅游”“草莓+幼儿教育”“草莓+康养”“草莓+互联网”等新经营模式,发展智慧草莓,增加草莓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草莓种植户通过合作社积极参与生鲜水果深加工,提高产品深加工能力,拓展产业链价值。采用“草莓+果酒”“草莓+果醋”等多种形式,纵向延长产业链,深度开发草莓果汁、果酱、果脯、果醋、果酒、婴儿辅食等产品,实现草莓转型,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扩大产品销路,促进草莓种植户增收。

推进“草莓+互联网”发展,拓宽销售渠道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应用,越来越多的平台利用电商力量扶持广大农民,草莓种植户应积极探索网络营销形式,扩大销售。引进电商团队,充分运用微信营销、网站营销、直播带货等方式,从营养、吃法等多方面宣传推广,多管齐下,组织消费者开展直销、团购、定制等活动,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损耗率,保障草莓质量,维持草莓价格稳定。同时,相关政府机构应积极搭建大数据分析中心、信息管控中心,获取草莓的运输、包装、配送、销售等最重要节点信息,并定期调查分析供需情况、历史销售数据、库存量情况、天气变化、节假日等数据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功能,发掘销售商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