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锅包肉里的哈尔滨:一道菜见证百年冰城传奇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09:2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锅包肉里的哈尔滨:一道菜见证百年冰城传奇

哈尔滨,这座充满异域风情的城市,不仅以其独特的冰雪景观闻名于世,更是一座美食与文化交融的宝地。从香喷喷的锅包肉到酥脆的烤冷面,从正宗的哈尔滨红肠到地道的杀猪菜,每一道美食都凝聚着这座城市的历史与文化。其中,锅包肉作为哈尔滨的标志性美食之一,不仅是一道简单的菜肴,更承载着这座城市百年的历史变迁。

01

从“锅爆肉”到“锅包肉”:一段跨越百年的美食传奇

锅包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7年,当时的哈尔滨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的国际都会。滨江关道,哈尔滨之行政核心,常设宴款待远方来客,尤以俄国贵宾为多。名厨郑兴文,旗籍出身,师承恭王府,擅京鲁佳肴,尤以焦烧肉条闻名京华,此菜精选瘦肉,挂糊炸烹,外脆内嫩,咸鲜诱人。

起初,郑兴文是为迎合其俄罗斯夫人的口味——其夫人偏爱传统京味焦炒肉片外焦里嫩的口感,却对原味的咸鲜不甚满意。于是郑兴文专为她烹制,将咸鲜风味转变为酸甜,并巧妙融入水果元素。此后,这道改良菜品在哈尔滨道台府的宴席上大放异彩。

1910年末,哈尔滨遭遇了一场空前鼠疫,波及广泛,生灵涂炭。幸得留洋博士伍连德临危受命,历经数月无抗生素条件下的艰苦奋战,终克时艰。为彰其功,清政府于次年春在沈阳举办“万国鼠疫研究会”,授予伍连德“鼠疫斗士”之誉。

就在这次会上,郑兴文作为主厨,其厨艺备受瞩目,尤其是那道锅包肉,融合了中西风味,深得外国宾客喜爱,尤其是俄罗斯人,每至道台府必点此菜。

然而,一开始上这道菜的时候还出了一点岔子。由于出锅后未能及时品尝,原本外脆内嫩、酸甜适中的锅包肉逐渐失去了其诱人的风味,从而遭到了食客们的忽视。

面对此景,郑兴文匠心独运,决定将原有的“烹汁”技法革新为“熘汁”工艺,并巧妙地添入番茄酱,此举不仅让锅包肉的色泽更加诱人,即便久置,其风味亦能持久保鲜,不失鲜美。改良后的这道菜总算得到了食客们的认可,进而走红。

郑兴文初将此佳肴命名为“锅爆肉”,意在区分于传统京菜。然因俄语中“爆”音近“包”,久而久之,此菜便以“锅包肉”之名流传开来,成为哈尔滨乃至中俄文化交流中的一道独特风景。

02

老厨家的传承:从官府宴席到百姓餐桌

1922年,郑兴文卸任道台府厨师之职,其子郑义林接过衣钵,于哈尔滨埠头区俄国街中国十道街(今道里区西十道街)创立“老厨家”,标志着郑氏厨艺的民间传承与发扬光大。老厨家以顾客为中心,灵活定制菜肴,尤其是以锅包肉为代表的滨江官膳佳肴,其独特的中西结合、南北交融风味,迅速成为哈尔滨地方菜的重要支柱。

1938年,日本在侵占的东北地区推行“饭店组合”经济管制措施,导致老字号“老厨家”因经营困境而不得不暂停营业。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三省的侵略加剧,“老厨家”的辉煌岁月于该年戛然而止,郑兴文先生抱憾辞世,其子郑义林转而投身厚德福饭庄,担任主厨之职,继续着烹饪艺术的传承。

如今,老厨家的第四代传承人郑树国,不仅继承了祖辈的精湛厨艺,更在传统基础上不断创新。他将玫瑰酱添加到锅包肉中,使菜品保留原有的酸甜酥脆,又做到色泽玫红、花香浓郁。为了发扬城市文化,2014年,郑树国通过“餐饮+文化”的方式,在友谊路店打造了哈尔滨首家博物馆式体验餐厅,引领了餐饮消费新风尚,满足了更多消费者在饮食环境、文化、体验等方面的需求。在陆续开设中央大街店、松雷店、国展店、融创店、哈西店等分店后,今年4月末,郑树国又在道里西三道街打造了城市饮食文化博物馆,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沉浸式体验、了解哈尔滨城市文化。

03

哈埠菜:一座城市的饮食文化名片

锅包肉的成功,不仅是一道菜的创新,更体现了哈尔滨独特的饮食文化。哈埠菜,作为哈尔滨的地方特色菜系,融合了鲁菜的烹饪技法,同时结合了南北方口味,并满足了接待外国官员的需求。这种中西合璧、南北交融的特色,正是哈尔滨这座城市文化魅力的缩影。

哈尔滨致力于保护和传承具有地方特色的哈埠菜,通过开展名店、名菜、名厨评比活动,挖掘和传承哈埠菜的特色和风味。并注重发动高校烹饪、食品专业教师和学生进行哈埠菜课题研究和实践,使哈埠菜后继有人,不断发扬光大。最主要的是,注重开展美食旅游。将美食与旅游相结合,以旅游弘扬饮食文化,用饮食文化提高旅游吸引力 推动旅游与饮食文化的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此外,还定期举办美食文化活动,如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美食文化分论坛、哈埠菜美食文化周等,通过这些活动宣传和展示哈尔滨的美食文化,吸引更多人了解和品尝哈埠菜,传播哈尔滨的美食文化。通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感受到城市的文化底蕴。

04

“尔滨现象”:美食文化的现代演绎

2023年冬季,哈尔滨凭借独特的冰雪景观和美食文化,成为全国瞩目的“网红城市”。从冻梨切片摆盘到鄂伦春族带鹿巡游,从松花江冰面升起的热气球到索菲亚大教堂前的人造月亮,哈尔滨的花式整活儿,让各地游客感受到“滨”至如归的服务。

据统计,元旦假期,哈尔滨累计接待游客304.79万人,旅游收入达59亿元,占全省旅游收入的八成以上。这种火爆景象,不仅体现了哈尔滨旅游资源的吸引力,更展现了哈尔滨美食文化的魅力。

05

结语:美食与文化的双重奏

锅包肉的故事,是哈尔滨美食文化的一个缩影。从一道菜的创新,到一个城市的名片,这背后凝聚了几代人的智慧与努力。哈尔滨的美食文化,不仅是味蕾上的享受,更是一座城市历史与文化的积淀。正如郑树国所说:“将家族传承变成社会传承,这也是我的责任。”这份责任,不仅是对美食的传承,更是对城市文化的传承。

在未来的日子里,哈尔滨将继续以其独特的美食文化,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而锅包肉,这道承载着百年历史的美食,也将继续讲述着哈尔滨的故事,展现着这座城市的魅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